益阳南站亮相 常益长高铁即将开通运营

通讯员 张启山 万 黎 郑 植

目前,由铁四院设计的常益长高铁(益阳至长沙段)正在紧张联调联试,益阳南站正式亮相。待常益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后,湖南省14个市州将实现高铁全覆盖、全贯通。

常益长高铁益长段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沿线经过2市6县区(市),线路长约64.2公里,其中正线桥梁和隧道43座,桥隧比高达79.5%。常益长高铁益长段共设益阳南、宁乡西和长沙西3个车站,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于2019年6月开工建设。此次同步开通运营的益阳南站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寨子仑片区,站房主体为3层,局部4层,站场规模 6台18线,站房建筑面积约为3.6万平方米,是“八横八纵”高速铁路主通道中的重要连接点,建成后将串联长株潭城市群和洞庭湖城市组团,助力中部崛起。

车站鸟瞰图

车站实景图

车站站厅层

车站候车厅

结合国铁集团对铁路旅客车站建设的“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十六字建设理念,铁四院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及成熟可靠的建筑技术,实现常益长铁路益阳南等四站“功能齐全、系统完备、设施先进、创意卓越”的设计。

益阳南站外立面设计充分结合当地“竹文化”,提取竹文化的三角交织元素,空间编织钢结构支撑,精致典雅。车站周边四山环抱,充分发掘条件优越的自然景观。建筑师们让轻巧灵动的站房设计与自然景观交融,同时将益阳的历史传统用现代建筑语言演绎。

车站广厅由空间编织结构支撑,成为面向城市的主要形象。下收上开的流线处理手法,象征高铁片区将助力益阳城市发展与腾飞,寓意高铁给城市带来的崭新机遇和益阳人民蒸蒸日上的拓展精神。同时,立面整体上犹如桥梁剪影,代表益阳与新时代联通,与核心区自然景观廊道打通。受益阳传统竹编工艺启发,通过现代结构形式再次复兴,将历史文脉与现代技术融合传承。外入口平台益阳南站设计过程中,合理确定建筑标准。一方面考虑国情,做到合理经济,美观协调,符合技术先进、使用便利和卫生等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设计具有前瞻性,适当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计出新型现代化铁路旅客站房。

候车大厅车站内部流线设计按照体现“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思想,充分考虑线路运营、管理模式的不同,旅客进出站、候车、换乘方式的不同,合理组织站内外的各类交通流线,做到旅客“流线便捷、功能分区合理”,实现“建筑布局简单、空间清晰可读,服务设施完善”的设计理念。站台在城市界面与站房界面的功能衔接上,建筑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将实名安检空间设置在高架候车层,利用立体叠合的平面关系,在保证实名安检所需进深的前提下,释放站前广场及落客车道空间,设计为出站厅至高架层垂拔、通高的共享大厅,为接站和送站旅客提供可停留和休憩的缓冲空间。

文脉交织,崭新腾飞,常益长高铁开通后,益阳南站将成为创新便捷的立体交通换乘枢纽,经济艺术的建筑结构站房,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演绎,为益阳城市升级与新区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