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活 创造精彩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通讯员/陈君 陆杏聪

从扁豆双禽瓶到胜利杯,再到鸳鸯戏莲花挂盘、世界和瓶,从碗碟杯盘到空心瓷绝缘子,从艺术到生活再到生产,从县城到北京再到北半球。在醴陵,一块泥巴,被“玩”出了新高度:漂洋过海,风靡世界,成就了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挺起“中国陶瓷之都”的坚实脊梁。

泥与火的淬炼,艺术与生活的碰撞,古老与现代的交融,不仅点亮了美好的生活,更创造了世界的精彩。如今的醴陵厂房林立、大师云集,千年瓷都的奋斗故事仍在继续。

“陶润实业”展厅里,琳琅满目的日用瓷制作精美,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通讯员/彭雪飞 摄

城市名片担当——大咖云集、名企汇聚,拥有10个中国驰名商标

7月12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二楼大师工作室,徐建章正尝试以跳刀、刮刷等创新手法,创作一组花卉题材的瓷板画。

徐建章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虽已年近七旬,却仍创作不辍。“把生活之美,用釉下五彩的方式留在瓷器上。”他说。

1975年,他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到醴陵开始了艺术之旅,其作品《傣家女》《荷塘月色》分别被英国国立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

一次洛阳写生后,牡丹令徐建章痴迷。回到醴陵,他运用釉下五彩“薄施淡染”技法, 创作出作品《富贵花开天上来》。只见每一片花瓣、每一片绿叶灵动逼真,仿似清风拂过,花儿都能随风摇曳,意喻国家欣欣向荣、人民生活美好。

不同于大师工作室的端庄,不远处的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散发着时尚气息,琳琅满目的陶瓷餐具制作精美、工艺考究。该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走品牌战略之路,打造了“华联”“火炬”等3个中国驰名商标,获评“中国出口品牌”等殊荣。这里新品频出,一个叫“格拉里德”的单品杯子,创造了年销售300万件的记录。

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空心瓷绝缘子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制造企业,空心瓷绝缘子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该公司率先造出国内首座12米高全自动窑炉,特高压无机粘接出线瓷套制造技术打破国际垄断,产品配套全球电力设备,成为醴陵电瓷走向高端、走向世界的一张响亮名片,“醴陵造”电瓷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0%。

该市还汇聚了“银和”“新世纪”等一批陶瓷酒瓶行业龙头企业,每年有超8000万件酒容器从这里出发,销往全国各地,产量占全国的60%。

一位陶艺大师就是一名代言人,一家名企就是一个形象,犹如“中国陶瓷之都”这张城市名片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充满生机,城市名片才会越擦越亮。

目前,醴陵汇聚了徐建章、黄小玲等26名陶瓷“国大师”、159名“省大师”,拥有“醴陵釉下五彩瓷”“醴陵红瓷”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华联”“陶润”等10个中国驰名商标,以及16个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上世纪80年代开始,醴陵釉下五彩瓷作为国礼,先后赠送给英国女皇伊丽莎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外国元首,2011年获评“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

醴陵陶瓷,是当之无愧的品牌瓷。

国内新晋网红——艺术与生活交融,迎合年轻消费者

杯身如红墙白瓦、杯柄似宫殿屋檐,喜庆庄严的宫墙之下,一只橘猫从墙洞中探出头来,憨态可掬……今年6月,深圳礼品展举行,湖南陶润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陶润会”)携“御猫”等系列文创陶瓷产品参展。这些融入当下颇受年轻人追捧的“萌宠”“国潮”等元素的杯子、茶餐具,引发广泛关注。

“时尚的设计配以创意的文案,好看好用又有趣,迎合年轻消费群体。”成立不到10年,专注国内市场却快速“出圈”,成长为行业新锐品牌。“陶润会”董事长文礼表示,正所谓“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在陶润会生活艺术中心,展示着品类繁多、精美实用的瓷器,还有不少与茶颜悦色、故宫等企业单位的文创联名款,生动展现着“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新醴瓷魅力。

虎V马克杯、知礼、宜然·茶组系列……“陶润会”从来不缺爆款。“商业团队80人,平均年龄25岁,年轻人更懂年轻人。”文礼介绍,开发小程序、与小红书、网易严选等平台合作,在书店、咖啡店展陈,提供免费激光雕刻服务打造专属意义,用当下流行的营销方式,迅速“收割”粉丝。今年,该公司销售额剑指亿元大关。

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陶瓷正从实用之物走向审美的承载品。

近年来,红官窑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产品设计开发紧跟年轻人的复古风潮,曾经遥不可及的国宴瓷,正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父辈那个年代,只讲究实用。现在更乐意接受款式新颖、色泽明亮、调性温和的产品。”红官窑品牌事业部总经理欧阳黄俊说,深耕新兴市场,才能办成“百年老店”。

醴陵尚方窑瓷业有限公司推出状元及第、青绿山水系列陶瓷文创产品,醴泉窑艺陶瓷有限公司推出“小玲”子品牌……让生活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生活化,醴陵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欲与年轻群体双向奔赴。

醴陵陶瓷,是时尚潮流的“网红瓷”。

全球市场“宠儿”——全世界每4个瓷杯,就有一个产于醴陵

1月19日,一辆装满醴陵陶瓷的火车从醴陵南站缓缓驶出,标志着湘粤非醴陵陶瓷出口班列顺利启运。

“从车间直接装柜上列车,避免了二次装卸,缩减了时间成本。”湘粤非平台运营方、湖南安迅物流运输有限公司醴陵南货场主管陈一专介绍,从醴陵南站发出后,只需要约33个小时,便能到达深圳港口,且企业内陆段运输成本比汽车运输下降了60%,截至6月底,已发运2787个大柜。

搭乘出口班列,醴陵陶瓷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市场。

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陶润实业”)场坪里,集装箱卡车频繁出入。这里每天有2到3个货柜的日用瓷,发往北美、欧洲等地。“有了出口班列,今年可节约运输成本百万元以上。”“陶润实业”人力资源总监张腾军说。

“我们公司生产的瓷器大多为中温炻瓷。相比无法自然分解的高温瓷,中温炻瓷能够自然风化,比较受到欧洲客户的喜爱。”张腾军介绍,“传统白瓷一般采用130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陶瓷损坏后埋入土中很难分解。而采用1180摄氏度左右中温烧纸的炻瓷,如果不想用了可以直接埋入地里,几十年之后就会自然风化。”

成立18年,“陶润实业”创造了销售额年均增长18%的业绩,日用炻瓷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二。尤其是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9%,疫情之下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

华联瓷业产品畅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非洲、南美等地设立境外营销公司,连续11年出口销售位居中国日用陶瓷行业首位。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49.99%。

尤其是从第116届广交会起,醴陵陶瓷企业开始统一使用“醴陵窑”标识和logo,推广区域品牌,打开销售市场。标识以“醴陵”的拼音字母为主要创意设计元素,借字造型呈现出醴陵“巴拿马”瓶的外观和龙窑窑洞的造型元素,将“醴陵窑”这一概念作为醴陵陶瓷产业平台的视觉形象。

醴陵陶瓷在国际上占有率到底有多高?答案是:全世界每4个陶瓷杯子,就有一个产于醴陵,日用瓷出口量居全国第一。截至去年底,该市有139家自营进出口陶瓷企业,产品远销15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3.5亿美元。

醴陵瓷,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瓷”。

来源:株洲日报

审核:罗小玲

编辑:陈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