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公园城市!原来黄石人的生活是这样……

 夏日的清晨,朝霞如金。13日一大早,市民张秋莲在磁湖岸边散步休闲,清风徐徐、波光粼粼,漫步杨柳堤上,她对黄石这座城市的归宿感油然而生。

团城山公园樱花带

不出城享生态之美,居闹市乐花香之怡。天更蓝、水更净、地更绿,空气更清新……一城山水半城湖,十年拼搏,黄石正在持续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全力打造公园城市。

从修复到保护,铁山北纬30度广场经历过一场“脱下灰袍换绿装”的华丽转身。该广场原是一片工矿废弃地,这里曾山体裸露、顽石林立。2013年,千余劳动者在这片不毛之地建起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又一次创造了“石头上开花”的奇迹。当年“十一”黄金周,“生态黄石”园林花卉展览会在此惊艳亮相,园林花卉展将一个以往支离破碎的铁山北纬30度广场妆扮得花团锦簇,绿意盎然。徜徉期间,退休老人华成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铁山过去是铁城,现在是花城。”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青山湖畔,绿化带里红叶李、海棠、侧柏等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浓荫翠绿中,大人们或聊天或锻炼身体,孩子们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地奔跑嬉戏。“和以前相比,这里的环境可谓是天壤之别。”谭家桥居民穆虹锦说,以前这里是有名的“龙须沟”,经过治理后,桃红柳绿一片,成为了附近居民的游乐园。

2014年底,我市提出了青山湖“一年治理,两年美化”的治理目标,随即启动并完成该湖的清淤截污、保洁控违、岸线美化和水体修复等工作,曾经被垃圾、夜市、菜地围困的青山湖湖岸线变得越来越美,抬头观光、漫步健身、骑车环行……湖边,如今满是全民健康运动的新风景。

柯尔山—白马山公园

站在飞阁流丹的安流塔下,极目四望,柯尔山—白马山公园曲径通幽,磁湖一碧万顷。 柯尔山—白马山公园以“三点一线”的规划串起散落于周边的景观资源孤岛。2016年“五一”前,该公园完成建设对市民开放,这是黄石近十年中首次建成的新公园。

长江黄石段

园博园地段,原本是荒野之地,曾经是人们口中的“污泥滩”,2015年,园博园落子生态新区核心区,一盘运筹城市生态转型的大棋悄然走起。从无声无息的寂静之地,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之地,经过一年奋战,2016年9月26日,湖北省首届(黄石)园林博览会在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惊艳亮相。从此以后,园博园成为了城市公共的“大客厅”,让光灰的矿冶之都重返青山绿水的怀抱。

草长莺飞、绿意萌发!2018年元旦,磁湖上游湿地公园建成;2019年“五一”,承载着三代黄石人的美好回忆和难舍乡愁的飞云公园,全面改造升级后再度对市民开放;2020年“十一”,磁湖下游湿地公园项全面开放;去年早春时节,黄石市人防主题公园正式开园……

磁湖湿地夜景

近者悦、远者来。十年来,我市实施了“五边三化”和“八园六带”建设,大力开展环湖景观、临江景观、沿山景观、道路景观“四大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了白马山—柯尔山公园等城市山地生态公园建设;新建了磁湖核心景区滨水景观公园;开展了“花城计划”、月季扮城等行动,成功举办了三届市级园博会,承办了首届省级园博会;成功举办磁湖樱花旅游节活动。编制了《城区绿道示范段指引规划》《城区绿道建设实施方案》,规划并启动完成了第一条城市绿道团城山公园樱花带绿道建设工程;完善了一批生态护岸、雨水草地、雨水湿地、雨水循环利用等海绵城市设施,实施和储备了一批生态绿化项目。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东方山梨花峪

如今,星罗棋布的公园、遍布繁华市区的广场,闹中取静,曲径通幽;各种富有意蕴的雕塑小品点缀于街头巷院、红花绿树之间,弥散着优雅的文化艺术气息……

黄石之美,显于山、露于水、融于绿。《黄石市城市管理和执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围绕全面建成山水宜居公园城市总体目标,突出“一江三湖三山”山水特色,新建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城市公园。至“十四五”末,实现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等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最新考核标准要求,实现城区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目标,全面建成园中有城市、城中有园、城园融合、人城和谐的宜居公园城市。(记者 廖巍巍/文 张莉/制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