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交口】交口县西交子村——小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点蓝色字关注交口融媒官方微信号“交口视听”

西交子村党群服务中心 梁燕则摄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王沛)西交子村位于交口县桃红坡镇西北部,下辖盘盘峪、西交子、白家庄、窑科、峪岸坪、阳冶六个自然村。全村有农业人口347户858人。现有耕地1121亩,林地1450亩,其中退耕还林837.5亩。西交子村村级集体经济由2017年的5万元增长为2021年的18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795元。该村于2021年被评为吕梁市乡村旅游示范村,2022年确定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近年来,西交子村党支部依托特有的森林资源禀赋,围绕“做足生态底色、打响生态品牌”这一目标,积极创新思路、筑巢引凤,实施推开了香菇食用菌、冻绿叶茶、沙棘系列、林下经济(中药材)、山核桃加工、生物质燃料、椴木木耳、根雕工艺、湖羊养殖、生态休闲旅游等十大主导产业,在全县先行先试探索走出一条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产业、生态振兴互促共进的发展新路。

工人们在山野间采摘茶叶 高增平摄

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饮药茶,护健康”,交口县野生冻绿叶茶药用价值极高,富含黄酮、茶多酚、儿茶素、锌等人体所需营养元素,具有抗炎症、抗过敏、抗氧化等功效。冻绿植物分布于交口县桃红坡镇、水头镇、石口乡等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地,总面积约120万亩。

一捧新鲜嫩绿的茶叶 梁燕则摄

目前,交口冻绿叶茶加工工艺逐步吸收了传统六大茶系制茶工艺的优点,并针对交口野生冻绿叶原料的独有特性,在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初步形成了独具交口特色的药茶制作工艺。自项目引进以来,通过发展药茶及相关产业,推动桃红坡镇贫困户及周边群众就业致富,率先带动西交子村广大村民及贫困户向大山要效益。安置周边约132户近400余人就业,人均日收入达80至120元。

工人们在仔细筛选茶叶 梁燕则摄

交口野生冻绿叶茶具有国内唯一性发展优势,国内独家首创“野生冻绿叶茶”项目,目前已形成品牌个性和实现独特的市场区隔。通过发挥药茶药用价值,满足现代消费者健康养生的消费观念,搭载“晋商万里茶道”产业政策顺风车,创造“山西药茶”野生冻绿叶茶产业园区。全力打造发展“云梦山茶”这一特色品牌。茶旅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交口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

工人在车间进行沙棘饮料分装 梁燕则摄

2021年引进山西汇野公司沙棘产业种植加工项目已在西交子村投产,项目建成运营后,沙棘果树种植、果叶采收,可带动全镇十几个村4000多户农民实现年增收。农户分散种植、采收,组织起来公司共同采购深加工、销售,有力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发展,同时在深加工技术人才培养上,带动一些懂技术、懂管理的高收入人群。项目建设立足于林业原生态无任何污染的大环境,通过种植加工延伸产业链,从根本上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将逐步形成沙棘果树种植、果业采收,饮料、果油、保健品、化妆品等深加工的一条龙产业体系,致力于打造西交子农业品牌,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康养圣地西交子村周围绿树成荫 梁燕则摄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桃红坡镇西交子村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道、庭院周围、公共活动空间等区域开展绿化美化;开展农村美丽庭院、文明户评选,设立环境卫生光荣榜、环境卫生志愿者评选等活动,不间断进行村庄外部环境卫生的治理,潜移默化从内心深处引导和改变村民生活行为习惯,并把爱护环境卫生写入村规民约,让村民人人自觉参与环境整治,享受幸福美好生活。

宣传画装饰的乡间小道 梁燕则摄

西交子村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不断改善村民生活、促进乡村的经济文化发展,努力让农村群众望得见青山,留得住乡愁,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干净有序的道路与整洁的村庄 高增平摄

西交子村将按照县委“三优两区”战略部署,围绕“做足生态底色、打响生态品牌”这一目标,积极创新思路,大胆实践探索,力争走出一条以生态为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为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

新媒体编辑:张月红

新媒体监制:秦晋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