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县:纪委书记盯“金库” 两个月揪出廉政风险点21个

简朝龙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你单位15人集体参加培训学习,违规超标报账8250元,请在规定时间内予以清退!”

“办公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登记,请按要求补齐相关记录和手续。”

……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管理,防范财政领域廉政风险,确保财政资金管理科学、运行有序,今年5月,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四川渠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责定位,细化出台了《纪委书记“盯金库”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实施,以铁纪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捍卫老百姓的“钱袋子”。

纪检监察干部核查“金库”台账

纪委书记“盯金库”主要盯什么?按照《方案》要求,该项监督主要涵盖了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专项资金管理、政府采购、各级各部门财务运行情况、三公经费管理使用、村(社区)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等内容。其中,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政府采购质次价高、天价采购、暗箱操作、利益输送,财务管理账目不清、管理混乱,干部职工违规发放滥发奖金津补贴,白条支付、大额现金支付等被列为本轮监督检查的重点。

“我们提出的‘盯金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凡是通过财政预算、划拨的资金都包含其中。之所以要开展这次专项监督,目的是通过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进一步规范各级各部门资金使用和财务运行。”渠县纪委监委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胡间春介绍,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各组梳理汇总后,统一交由党风政风监督室进一步研判处置。

开展“纪委书记盯金库”专项监督检查

有了明确目标,具体工作又如何实施?与财务管理日常检查不同,本轮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四不两直”要求,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同时还体现了“两个全面”原则——监督检查全面覆盖,“室组地”纪检监察力量全员投入。

此项工作由第二纪检监察室和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牵头,其余各纪检监察组互相交叉,乡镇纪委全力配合实施。所有县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国有企业、医院、学校均在监督检查行列。时间安排上,对县级部门和国有企业检查从5月初开始,至6月底结束;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医院、学校的检查则将从5月持续到12月中旬。

“多亏检查组及时发现了本单位支付流程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照单全收,立即整改,坚决避免因小疏忽酿成大错误。”收到问题整改通知后,某乡镇卫生院负责人感慨地说。

胡间春介绍,经前期集中检查,发现相关单位差旅费报销不规范、违规发放津补贴、政府采购票据缺失等共性问题较为突出,另外还有一些可能涉及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隐秘性较强的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纪检监察干部边检查边记录问题线索

截至目前,渠县共开展“纪委书记盯金库”专项监督检查52次,排查廉政风险点21个,提出整改措施36条,督促被监督单位完善财经管理制度12项,监督发现其他线索类问题22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执纪监督力度,用好问责机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对涉及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重大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依纪依规进行查处、绝不姑息。”渠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董之平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