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加拿大央行超预期大幅加息,美联储7月或加息100个基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施诗 上海报道

财政部: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

财政部今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呈现怎样的特点?下半年财政政策如何“适时加力”?我们来连线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上半年总体财政收支情况符合预期

《全球财经连线》:您如何看上半年财政运行的情况?总体呈现什么特点?

李迅雷: 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与上年同期相比,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3%,增幅由负转正;按未扣除留抵退税因素的自然口径,下降10.5%,降幅明显收窄。

从支出方面来看,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8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收支相抵后还是支出远大于收入,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受到疫情因素的影响,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比较迟缓,所以上半年采取了退税减税降费、“放水养鱼”的举措,使得税收收入和税费收入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为了稳住经济,加大了基建投资的力度,助推消费。所以上半年总体财政收支情况比较正常,在预期之中。

下半年基调不变 重心调整

《全球财经连线》:下半年财政政策应从哪些方向发力?

李迅雷: 今年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减少较多,全年估计会减少2万亿左右,所以有人担心财政平衡问题。但我认为尽管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但从财政存款和地方国库定存的规模来看,积极财政仍有一定安全垫。

我认为下半年整体积极财政政策基调不变,但重心会有所调整。目前来看,整体留抵退税任务基本完成,重心在减税降费,继续支持企业的发展。此外,目前房地产市场相较预期弱一些,政策在支持房地产市场方面,可以设立一些纾困基金。

下半年的重点是守住底线,确保经济平稳,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财政方面以增量工具为主,比如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率、提高中央政府债务率、用好“第二财政”,这些手段都可以用。此外,调整固投项目资本金比例、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放松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的投向限制等,都是增量政策工具的可能补充。基建投资还会进一步发力,通过基建来拉动经济增长,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在扩大内需方面,要支持民生领域,比如促消费、给居民部门更多社会保障方面的支持,这些都有利于增加居民在消费、投资方面的信心。

展望2022年全年,下半年的财政政策会继续发力,但不要期望为了实现5.5%的增长目标而采取过度扩张的手段,这个可能性并不大。财政要提高效能,要考核投入产出比,所以中国经济还是继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财政方面会更加理性,更加注重效能。

美联储褐皮书发布

美国东部时间7月14日,美联储最新发布的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持续温和扩张,但部分地区继续表达了对衰退的担忧,企业预计价格上涨压力将持续到年底。高通胀背景下,美国经济前景几何?让我们来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伟。

7月有可能加息100个基点

《全球财经连线》:美国通胀破9,美联储是否将被迫采取更为激进的紧缩政策?您怎么看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性?

马伟:美联储很有可能会被迫采取更为激进的加息政策,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原因:第一是通胀见顶论屡屡被证伪。从4月份开始,市场就一直在炒作通胀见顶,即通胀慢慢往下走的可能性。但是这个趋势一直没有出现,反而是屡创新高。

6月CPI同比上涨9.1%,可能完全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具体来看,无论是核心的通胀还是食品和能源价格,都不太支持通胀见顶论。此外,俄乌冲突短期内看不到结束的迹象,意味着能源和食品的通胀还将继续推高美国整体的通胀。

通胀数据公布前,市场的基准预期是7月加息75个基准点。但通胀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突然开始跳涨,随后,美股也大幅下跌。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显示,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已超过80%。我认为很大概率7月份会加息100个基点。

美国经济明年或出现温和衰退

《全球财经连线》:褐皮书显示,多地报告需求放缓迹象明显,担心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加。 目前来看,美国经济前景几何?

马伟:首先,褐皮书所显示的部分地区需求放缓,应该是美联储乐于看到的。它表示前期的加息在抑制需求方面是在逐步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就当前的数据来看,美国的经济形势依旧相当强劲。6月非农数据的新增远超市场预期,而失业率依旧维持在3.6%的低位,且工资仍然有较为温和的增长。一系列数据表明,美国经济相对而言依然比较健康。当然,在通胀数据公布后,美联储极有可能被迫加快紧缩步伐,这很有可能会给未来的经济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预计今年美国大概率还是能实现较为温和的增长,比如2.0%左右的增长率。但到了明年下半年,美国经济有可能会出现衰退。不过很有可能是较为温和的衰退,因为它的就业市场依旧非常强劲的。

加拿大央行超预期加息100个基点

加拿大央行13日宣布加息,将基准利率提高100个基点至2.5%。此次加息幅度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测的75个基点,也是1998年8月以来加央行最大单次加息幅度。加拿大央行超预期加息原因为何?我们来连线华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何宁。

为抗击通胀大幅度加息

《全球财经连线》:加拿大央行为何超预期加息100个基点?

何宁:本次加息是加拿大今年的第4次加息,也是幅度最大的一次加息,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抗击不断上涨的通胀。5月份加拿大CPI同比上涨7.7%,核心CPI同比上涨6.1%,刷新了40年来的新高。且当前加拿大国内需求较为火热,给通胀上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加拿大央行预计通胀上升的势头仍未结束,后续几个月可能会达到8%左右的水平。长期高企的通胀可能会不断提升居民的通胀预期,有可能催发“工资—价格螺旋”的情况出现,这又将进一步恶化通胀形势。因此加拿大央行此次加息100bp可以说是“防患于未然”,从长远来看,越早加息,整体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越小。

高通胀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放缓

《全球财经连线》:高通胀下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怎样的挑战?多国央行纷纷加快紧缩步伐,激进的加息政策是否将引发全球经济大衰退?

何宁:高通胀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企的通胀会不断侵蚀居民的收入,居民实际的消费能力大为缩水,最新的6月份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结果仅为50,创下40多年来最低值;二是通胀也会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三是恶化了资源进口国家的贸易账户,我们可以看到德国等传统出口大国已经出现贸易逆差,这将会使得其国内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减弱。总的来看,高通胀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放缓。叠加新冠疫情变种可能带来的新一波病毒传播,以及俄乌冲突的持续进行,下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可谓“崎岖坎坷”。

从当前来看,全球主要央行的激进加息是应对高通胀的无奈之举,相对较快的加息会对经济的需求端产生抑制,从而减弱全球经济的增长步伐,近期世界银行、OECD以及各国央行也都纷纷下调了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市场上最近也担忧欧美等国出现经济衰退。从美国方面来看,6月份美国劳动力市场火热依旧,服务业以及制造业岗位就业均保持强劲,说明当前美国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仍然旺盛,美国企业投资也保持强劲,这将会对美国经济增长提供一定支撑,短期并无衰退风险;欧洲方面,欧央行 10年来首度加息,引发市场担心欧债危机卷土重来,但自上一轮债务危机发生后,欧洲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制度修补与改革,其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和提高,短期内再度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不过目前欧元区经济发展失衡的挑战依旧严峻,“滞胀”风险加剧;新兴市场方面,很多新兴市场国家都是资源出口国,快速加息之下,全球经济需求放缓,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拖累。此外,新兴市场国家国内通胀高企,不得不采取更为严厉的紧缩政策。双重压力下,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速会进一步减弱,但是目前其债务情况相对较好,不太会爆发大规模债务危机。因此总的来看,在当前的加息之下,全球经济增长将会逐渐放缓,但短期出现全球大衰退的可能性较低。不过若通胀水平长期高位徘徊,全球央行将会以更大力度的加息来加以应对,届时可能需要以经济衰退为代价来换取通胀下行。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和佳 杜弘禹 赵越 李依农 

制作:李群

见习记者:郝佳琪 张雨箫

拍摄:陈蓁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