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拔节之音!岚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侧记①

倾听拔节之音

——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侧记·产业转型篇

盛夏岚山,万物葳蕤;滨海新城,动能盎然。

7月15日至16日,岚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议召开。

2天时间,18个项目,与会人员冒酷暑、进车间,看项目、话发展,倾听拔节之音,感受澎湃动能。足迹所至、目光所及,产业的起势,干事的锐气,发展的“脉搏”,令人目不暇接,冲击着眼球,激荡着思维。

18个观摩项目中,新型产业项目占比过半。这其中,既有引领风尚的文旅融合,也有动能转换的蓄势突破;既有体量庞大的“主引擎”,也有专精特新的“新支撑”。

作为文旅产业创新项目,多岛海露营基地正式亮相于观摩会。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伴,近郊露营游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新风尚”。热度之下,多岛海露营基地项目应运而生、迅速成熟——

中央水系、柽柳运动公园和沙滩丛林露营营地三大区域,儿童游乐区、野炊区、球场草地、电影播放区......项目完全建成后将成为鲁东南最大的露营网红打卡地。不仅如此,露营基地还将直接提升多岛海景区的服务层次,实现露营、看海一站式......

旧景变“新宠”的同时,传统产业也发出“拔节新芽”。总投资2.7亿元的岚山海洋食品产业园项目,立项和规划已完成,正加紧场地整平、土地招拍挂以及项目招投标。项目建成后将整合辖区内30余家海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体户入园。同时,还申请注册“岚山海米”“岚山鱿鱼”“岚山干鲅鱼”等商标,设立电子商务中心,引进主流电商、快递企业入驻,聚力推动传统的海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做强产业链条上原有要素,补齐缺失的环节。”观摩团听完介绍,展开讨论——

“岚山区渔业资源丰富、生产规模大,延长产业链才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附加值。”“这个项目正当其时,海洋食品企业进园区,既有利于规范化管理,还能抱团发展。”......

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行,岚山区核心产业“绿色钢铁”也持续发力,产业链条不断延深,示范项目加速落地。

——投资25亿元,占地800亩的日照金属表面处理生态产业园已经拔地而起,除已经入园的新型泡沫铝防撞护栏项目、装配式钢结构项目、新能源特种机械及车辆项目、国鑫箔材极薄硅钢项目外,高精度冷轧钢带复合镀铬生产线项目、金属表面活性剂生产项目等10余家企业已意向落户;

——占地面积530亩,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的先进钢铁制造辅业外包产业园正加速建设。园区虽未建成,却已吸引6个项目意向入园;

——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海洋机械设备智能制造项目,已启动二期工程。

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其背后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强力支撑。观摩会上,重点交通工程建设情况令人振奋——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专用铁路工程全长2.777公里,年运输能力890万吨;岚山疏港高速全长13公里,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日照港岚山港区与岚罗高速、沈海高速等路网的快速直连;坪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段由单线铁路改造成双线铁路;南沿海公路日钢段高架......

大项目点燃“主引擎”,小项目构筑 “新支撑”!从项目背后的企业矩阵来看,此次入选观摩队列的不仅有投资25亿元的单体“大块头”,也有华源索具数字化绿色工厂这样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投资1.2亿元的华源索具数字化绿色工厂项目,规划建设集智能仓储、自动化数控加工车间,建设省级研发平台1个,引进创新团队2个、高层次创新人才10-15人。被列入2022年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5000万元。

在巨峰镇产业聚集区,年产30万吨的膨化大豆加工项目已成功落地。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亿元,成为省内最大的民营膨化大豆生产基地。

......

半年成绩看亮点,

比学赶超勇争先!

观摩会,看出了信心,比出了干劲,

也为争当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记者|王田 姚文凤    责编|孟瑶

初审|相云    复审|安钊    终审|解玉昇  王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