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22支实践团队583名师生用脚步感受大美吉林

日期: 来源:吉报教育收集编辑:吉报教育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于暑期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2023年7月5日,学校召开了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海升在出征仪式上发表了讲话,校团委书记介绍了学校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队情况并宣读了立项团队名单。学校组建了1支国家级重点团队、3支国家级专项团队、18支校级团队,共22支实践团队583名师生,涵盖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志愿服务、就业实习等多种类型,并于7、8月份前往长春、白山、四平、松原、榆树、延边等基层一线,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座谈调研、爱心帮扶、电商培训、文艺汇演、企业实习和政务实习等实践活动。

今年7月10日,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实践团队师生前往松原市乾安县,参观了乾安丽水文化公园,感悟“千字文”的特色文化底蕴;实践师生在参观乾安党史馆的过程中,乾安县妇联组宣传部负责人向师生们详细讲解了乾安县的发展历程,团队成员认真听、仔细看、用心记,在珍贵图片资料前驻足,通过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在历史场景中思索和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深刻感悟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永葆党性的精神。

2023年7月13日,创意设计学院师生将长春新区规划展览馆作为社会实践的第一站,了解了展览馆以“长春新区‘一带两轴多组团’城市发展战略”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新区的区位优势、历史沿革、产业布局、建设成就和未来展望。

建筑与规划学院实践团师生将梨树县黑土地博物馆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观看了黑土地保护宣传片,并通过讲解员细致的解说,成员们系统地学习了黑土地形成的原理,对黑土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数字建造学院“红色寻记薪火相传”实践团前往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陈列馆、南大营旧址陈列馆、长影旧址博物馆等地,依托红色阵地和创新载体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发展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故事,讲好赓续精神谱系的英雄故事,追寻先辈足迹、体验红色精神、接受革命传统再教育。

外语学院实践团队在延吉市老兵之家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徐淑子的带领下,来到老兵之家。团队一行人聆听了老兵柴世荣后代——老党员柴阿姨讲述柴世荣同志曾参加过两次抗战的光荣历史。

交通工程学院实践团队前往辉南县石道河镇红色抗联纪念馆,跟随讲解员参观了石道河抗联纪念馆的四个篇章:“勇赴国难、苦难岁月、团结御侮、薪火相传”,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那段艰苦而伟大的岁月,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和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史。

土木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来到辉南县金川镇三角龙湾,团队成员认真聆听抗联战士的英勇事迹,并在县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金伯阳烈士纪念碑前。通过听取对金伯阳烈士英勇奋战直至牺牲的讲解,大家共同对金伯阳烈士鞠躬三次,以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

建筑与规划学院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12-16日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和龙市、珲春市进行了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实践团分别来到了和龙市光东村、和龙市明新村、延边州博物馆、延边州朝鲜族民俗园、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珲春防川爱国主义基地等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实地调研、理论宣讲、文艺演出、规划设计、参观学习等,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交通工程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队前往吉林市丰满区的南泥湾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南泥湾红色教育基地与富饶农场之间有一条空中廊道相连。团队成员们一起走上浮桥,模拟体验了红军战士们冒着敌人枪林弹雨、烈火焚烧的危险夺下来的“泸定桥”;参观了“地道战战壕”,深刻感受到了地道战的残酷和艰苦,同时也领悟到了国家和军民同胞们的爱国精神;登上“瞭望塔”,感受到了革命战士们坚定不移的信仰。

全国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管理工程学院“白山松水蓬勃画卷,大美吉林时代赞歌”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第一站抵达位于抚松县的讷殷古城,探寻女真文化的源头。实践团成员仔细阅读石碑,通过文字隐约感受到祖先生活的脉络。离开讷殷古城后,第二站实践团深入长白山腹地寻找老黑河遗址。他们踏寻先辈的足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作为新发掘的抗联遗迹,老黑河遗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遗址讲解老师的介绍,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东北抗联精神是在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艰苦斗争中形成的。

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信合志愿者协会通过精心策划和积极参与,成功入选2023年青年志愿者“七彩假期”国家级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本次活动以农村留守儿童为重点服务对象,围绕思想引领、身心成长、科技创新、快乐学习等内容,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志愿服务活动。十天中,志愿者们开展了捐赠图书活动,为留守儿童精心准备了上百本图书,为他们送去了精神食粮。志愿者们还与孩子们相互陪伴,讲解了垃圾分类知识、VR技术原理、飞机飞行原理等知识,培养了孩子们的科技创新意识。

校团委大学生艺术团“追忆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党史学习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太兴村红色小镇。第二站,实践团来到了烈士陵园。走进革命烈士陵园,看着昔日那些触目惊心的刑具,成员们感受到了英烈们在抗争中写下的壮丽诗篇。第三站,实践团来到了延吉市老兵之家服务中心。在提前进行社会调研的情况下,成员们对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进行了深度采访,并对创办老兵之家的徐奶奶和张奶奶进行了专访。在交谈中,实践团重新认识了革命先烈们勇于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与老兵们近距离接触,成员们深感敬畏与荣幸。

计算机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智合志愿者团队来到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的中国农民画馆,感受到了农民们用自己独特的笔触表达对乡土的热爱,描绘着广大农村的沧海变迁。实践团第二站来到了皇家鹿苑创业园,参观了园区的“创业就业服务中心”。随后,实践团参观了六禾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园区,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乡村发展的新面貌,提高了公众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这个夏天,全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伍用青春的激情奏响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来源: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相关阅读

  • 00后开始管00后了!

  • “老师,祝您节日快乐!”今天是教师节,“00后”辅导员沈豪不时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就在今年6月,他刚从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毕业,从学生身份切换为大学辅导员。在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
  • 巡逻路上施援手 群众心里贴心人

  • 近日,淄川公安分局体育公园警务站民警在日常巡逻时,有群众求助称有一名老人突发疾病,需要帮助。接到求助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并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联系120医护人员。等
  • 党员志愿者把游客请到家 为延吉旅游发展助力

  •   时值旅游旺季,为助力延吉旅游经济发展,近日,延吉市新兴街道各社区积极响应新兴街道“党员‘百分百’”行动号召,组织党员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邀请游客品尝朝鲜族家常便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22支实践团队583名师生用脚步感受大美吉林

  •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于暑期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