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提升居民健康指数

日期: 来源:海淀融媒收集编辑:海淀融媒

“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21支健身小组、超400名成员……这些数字“拉满”了海淀区燕园街道全民健身的运动氛围。近日,北京市体育局公布了2023年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名单,燕园街道榜上有名。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燕园街道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依照《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标准》,燕园街道在区体育局指导下,开展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全民健身团队、打造体育文化节品牌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提高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文体活动软硬件齐备

在畅春园社区的合唱室里,记者看到居民们早早地就在社区活动室集合,每位居民都在这里放声唱歌,优美动人的歌声在社区活动室内飘荡。92岁的李贞爱奶奶告诉记者,“社区不仅为提供了唱歌的场所,而且让北京大学体教部老师进社区教我们打太极拳,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的运动和锻炼,让我们体验到了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方式。”

场地设施是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燕园街道充分整合现有辖区内健身服务资源,进一步强化居民体育锻炼的基础设施保障。辖区内现有室外健身场地7处,位于各社区文体活动场或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室外各类健身器材完备,满足了居民日常健身的硬件需求。室内健身场地总计为5处,主要用于社区开展太极拳、舞蹈、棋牌、知识讲座、培训等项目。同时,街道发挥“大院式街道”独特优势,与北大体教部签订共享协议,特定时间可共享校内部分体育设施和资源,进一步拓宽辖区居民的“健身圈”。

“目前,街道已成立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乒乓球、健步走等21支健身小组,涵盖400余名成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成员达到90%。”燕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姜晓刚介绍。

让居民“动”起来

为打造全民健身活力社区,让“健康社区,体育先行”理念深入人心,燕园街道联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体育教研部、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校医院等部门院系,以“居民健康服务及社区中存在的居住环境等问题”和“居民的慢性病治疗与康复、运动促进健康等需求”为导向,进行“北大健康社区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持续打造“个人—家庭—社区—医院—高校”五位一体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逐步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形成了具有燕园特色的“体医融合”社区健康促进服务模式。

“燕园街道联合体育教研部充分发挥体育学科优势,以运动健康评估、运动健身指导为抓手助力燕园街道居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推进健康社区的建设。过去一年,燕园街道组织开展体医融合进社区500余次,受益超千人。”姜晓刚说。

接下来,燕园街道将以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创建为契机,以荣誉为动力,持续落实全民健身示范街道高标准创建工作,充分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使创建成果更好地惠及北大师生和辖区居民。(记者 李翊铭)


相关阅读

  • 好消息!郴州公安出入境办证“寒假专场”来了

  • 寒假即将到来世界那么大,不少家长孩子打算趁假期出去看看~请放心,你们的心声郴州警察蜀黍们已经收到了特开设寒假学生办证专场为大家提供助力~为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满足广大
  • 浓情腊八节 “粥”到暖人心

  • “我都忘记今天是腊八节了,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送餐给别人,今天我们也变成了‘收餐人’,谢谢青塔街道想着我们这些北漂的兄弟,喝着这碗粥,暖胃又暖心!”外卖小哥李会明激动地说。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提升居民健康指数

  • “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21支健身小组、超400名成员……这些数字“拉满”了海淀区燕园街道全民健身的运动氛围。近日,北京市体育局公布了2023年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名
  • 听,来自蚌埠“两会”的声音!

  • 2023年蚌埠在奋力奔跑实体经济持续向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2024年蚌埠继续努力围绕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和打造升级版“夜经济”我们一起倾听蚌埠“两会”传来的声音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