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印度“银发离婚”比率上升,夫妻更像“室友而非灵魂伴侣”

香港《南华早报》7月16日文章,原题:印度“银发离婚”比率上升,夫妻更像是“室友而非灵魂伴侣” 50岁的阿蒂·克里希南在疫情期间离开了结婚30年的丈夫。尽管两个女儿站在父亲一边,但在与控制欲极强的婆婆和把母亲置于妻子之上的伴侣生活了几十年后,她还是决定冒险。

克里希南说:“我结婚很早,甚至没意识到我有自主选择的自由,妥协了很多年。”她努力“取悦每个人”,但总是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努力维持婚姻让她筋疲力尽。当她停止努力时,一切就“分崩离析”了。离婚后,她一个人住在小公寓里。“财富少了,但内心更平静。我希望我的女儿们有一天能明白,如果她们在一段婚姻中不开心,她们可以尝试改善它。如果还是不行,她们应该选择自己的幸福。”克里希南说。

“银发离婚”或“灰色离婚”是指50岁以上的夫妇在晚年分居。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以及印度,这种趋势日渐明显。印度西部浦那市65岁的软件专家阿米塔·帕特尔表示:“讽刺的是,孩子们长大离家后,经济状况好转,夫妻有时间重新发现彼此,而这段时间却成了一些人真正分手的时候。”

“银发离婚”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们寿命变长、女性在经济上独立以及与离婚相关的耻辱感减少。许多夫妻发现他们更像“室友而非灵魂伴侣”,许多经常看到父母争吵的成年子女在父母分开后更快乐。名人也加入了这股潮流。57岁的宝莱坞演员阿米尔·汗结束了15年的婚姻。

迪尔德丽·拜尔2007年出版的《分手:晚年离婚和重新开始》一书中,对近400对夫妇及其成年子女进行采访,发现往往是女性提出分手。一位80多岁的女士结婚53年,她在手术后醒来,告诉丈夫不想一起度过余生。

男性也不快乐,来自孟买、64岁的拉凯什·巴特拉2019年结束了35年的婚姻。他“并不害怕独自终老”,因为这意味着他不再需要为妻子是从。他补充说,“只有一次生命”可不只是千禧一代的口头禅。60岁的施薇塔·库玛尔也在结婚35年后离婚。她表示,生活水平可能会大幅下降,你可能会“成为自己家庭的弃儿”,但“你不希望今后三四十年都生活在不幸福中”。

印度古尔冈市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卡姆纳·奇布伯表示,夫妻们越来越意识到需要优先考虑自己。她说,现在如果个人需求始终得不到满足,夫妻冲突不断增加或者感情变得疏离,即使年纪大也会分开。她说,许多夫妻实际上是互相支持的,虽然离婚了,但“仍然设法做朋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