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种菜不卖菜 制种价更高

高台县依托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等农业优势,引进制种企业进行订单化育种,制种产业成为了该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走进宣化镇台子寺村村民闫晓琴的温室大棚。翠绿的秧苗间吊着一根根刚长出的小黄瓜。她正忙着给制种黄瓜传花授粉。她告诉记者,由于和企业签订了订单,只要将作物精心管理好,确保种子产量稳定,收入也就有了保障。

宣化镇台子寺村村民 闫晓琴:“品种好了,产量高了也能卖个五六千块钱,效益也还可以。”

这两天,骆驼城镇果树村的钢架大棚迎来了收获季,一棚棚红彤彤的杂交西红柿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袋。今年该村通过引进制种企业,采取“集体流转+统一改造”的方式,搭建20座钢架大棚种植制种西红柿。

骆驼城镇果树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韩 震:“我们签订下的是一公斤籽儿1100块钱,这么算下来的话,一个棚是一万五六的收入,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近年来,高台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着力推进蔬菜等种子基地建设,不断拉伸产业链条,构建了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今年,全县发展各类制种18.64万亩,其中蔬菜制种4.18万亩。

(记者:寇建楷 通讯员:罗英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