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朐丨村村“种文化” 收获一城桃李春风

       又是一年桃香满园。7月5日,在临朐县辛寨镇梭庄村,漫山遍野的蜜桃沉甸甸压在枝头。梭庄村是典型的山区村,这里种植庄稼常年歉收,1200多亩蜜桃是村里的主要产业。过去,由于深藏大山,村里人守着千亩桃园却为卖桃发愁。

  “百台小戏进千村”工程的五井镇演出现场,当地老百姓积极上台演出。

  一场文化下乡的小活动,带来了村庄的大变化。“当时县里文化部门来我们村进行帮扶,问我们平常有啥文化活动,我们也说不上来,想了想,就说平常没有农活的时候爱跳广场舞。”村民王丽娟回忆:“那会儿我刚生完小孩才两个月,那天,村里大喇叭喊‘咱村里有好唱的、好跳的、想到台上亮亮相的,赶紧到村委会报名,不限年龄。别都不好意思啊,名额有限,机会难得。’我放下怀里的孩子就去了。”

  封闭偏僻的山区,老百姓对文化淳朴的热爱是一样的。王丽娟记得,那天广场上呼啦啦一下子聚满了人。“不分男女老幼,村里能走得动的都来了。帮扶工作组给我们分了组,唱歌的一队,跳舞的一队。我到现在都还记着,工作组的李咏梅大姐跟我们说,尽管我们是农村人,天天在地里风吹日晒,但是跳起舞来也很美,很有精气神儿。”

  一场广场舞,潜移默化改变着村容村貌甚至村风:为了方便家里的女人有更宽敞的地方跳舞,村里的男人们自发把废弃的臭水塘填平,整成了活动空地;从地里干完农活回来的妇女,也不再随意套个大汗衫就出门,而是要去跳广场舞前先看看自己穿着是不是整洁得体;平时闲下来聚在一起闲聊的老婆婆小媳妇,也相约跳舞、看跳舞,聊的内容也变成了从电视上的舞蹈节目、动作怎么做更好看……这是文化的力量,美的力量。

  “当时考虑到蜜桃是梭庄的特色产业,我们想通过编排‘桃’元素的舞蹈、文艺节目等形式帮助村民宣传打造特色品牌,提高梭庄‘桃’文化知名度。”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李咏梅说。于是,没有半点舞蹈基础的12位农村妇女,组成了一支广场舞队伍。“她们大的60多岁,年轻的也有40岁,那时候真的是很辛苦,当时正赶上给桃树疏果的农忙期,有的队员为了不耽误排练,清晨3时就戴着头灯去果园干活。她们担心我排练完开车回县城太晚不安全,经常是回家给孩子做完饭,自己都不吃一口就往广场上跑……”时至今日,回忆起那段与村民一起排练舞蹈的时光,李咏梅仍难掩感慨。

  功不唐捐,手捧鲜桃的“梭庄舞蹈队”一举夺得了全县广场舞大赛第一名。她们录制的小视频和大桃宣传片,被上海一家食品公司的负责人从网上看到,从此,蜜桃乘着文化的东风走出了大山,村民再也不为卖桃愁了。

  临朐县广场舞爱好者正在文化艺术中心排练。

  以文化人,自有万钧之力。村中观众变成“创作者”,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开出的是满城桃李春风。

  临朐县虽然多山多丘陵,却是一个文化底蕴异常深厚的地方,书画之乡、小戏之乡、诗词之乡、全国文化模范县的桂冠在这片土地上云蒸霞蔚,这一个不足93万人口的小城,文化艺术人才竟达3万之多,其中国家级艺术协会的会员就有130余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老百姓耳濡目染的的文化传承,内化为崇文尚德的独特城市气质。

  在临朐,即使行走在田间地头,不识字的老农也会从“头戴金冠压双鬓,帅字旗,飘入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的唱词中熟悉穆桂英、杨家将,把家国情怀刻在心里;初学说话的小娃娃也会吟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童蒙中领略到山川湖海的气度胸襟。

  演出时间未到,台下坐满了观众。

  基于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民间沸腾的文化基础,临朐县以梭庄村为试点,探索“种文化”模式,在全县350个中心村全部建起村文化大院或社区文化中心,采取“专家+文艺骨干+群众”培训方式,年均投入演出资金近10万元,每年常态化组织群众文化艺术节、“农村大舞台”文艺巡演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00多场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

  文化是有生命力的,“送下去”的同时也要“种出来”。临朐县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上,和其他地方的不同在于,许多地方是政府购买服务,送表演下乡,而临朐县则是“组织表演”——群众当主角,每个村演出前自己报节目单,县里再请专业的老师为他们提供指导,这让文艺工作者与老百姓走得更近、贴得更紧。

  村村有队伍,人人能演出。正如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文化活动科科长刘阳所言:“我们县文艺爱好者多,我们办活动都是依靠群众,文化演出的报名通知发下去,没一会儿工夫就报满了。我和同事们手机微信24小时随时都能收到文艺爱好者们发来的留言,有些是他们对演出的思考,有些是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有时候凌晨,有时候深夜,一条条闪烁的消息都是我们县里老百姓对文化的热爱,背后是这座城市让人为之自豪的文化基因。”

来源:潍坊融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