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 出门入园…… 高新区用心绘就美好生态新画卷

平报融媒记者高轶鹏 通讯员禄建海

城在林中坐,人在绿中行。绿荫环绕、花海锦簇、鸟语萦绕,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仲夏时节,高新区一片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高新区紧紧围绕建设“绿色高新、生态高新”这一目标,对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创建指标,不断夯实园林绿化建设,坚持以城市道路为基础,以游园建设、拆墙透绿、一街一景为发力点,依据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园林绿化工作思路,实现城区绿化点、线、面,高、中、低全面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魅力更加彰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游园建设“小、特、精”

“高新区把这个游园修得真好,环境美了,我们老年人也有锻炼、活动的地方了,还正好在身边,确实建得不错。”7月20日,消防主题公园内,晨练的市民王大爷说。

近年来,高新区充分利用城市“零碎空间”“巴掌地块”,致力于建成“小而精、小而美”的城市“街心游园”,让其真正变成一幅幅“处处繁花处处景”的美好城市画卷。

该区把精品游园建设作为城市文化呈现的重要窗口,注重打造创新创业、文明、消防等不同主题的“园林微景观”,并配套建设文化空间、市民驿站等文化设施,以更好地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层次。在聚焦民生诉求方面,以“街心游园”为依托,不断健全完善满足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基础服务设施,积极打造以“为民、利民、惠民”为核心理念的15分钟“生活圈”“健身圈”“阅读圈”,让市民真正享受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优质成果。在绿化设计上,构建绿色生态、亲民实用、美观艺术的生态景观空间体系,把每一个游园都建设成为一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色彩缤纷、花树奇石点缀其间的精致画面,成为市民群众休闲、锻炼、游玩的城市“风景线”和时尚“打卡地”。

去年以来,该区先后新建、改造奋进园、梁园、消防主题公园等街心游园20处,增加绿化面积8万多平方米,实现了复兴生态建设和人居生活环境的“双提升”。

“一街一景”美如画

市民陈女士说,她觉得高新区的建设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城区的绿植规划已融进街道的灵魂,春天玉兰花开飘香沁人心脾,夏天青桐街绿荫铺地又是不同的风景,秋日黄河路上金黄的银杏叶飘零也很美,走在城区街上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是风景。

高新区共23条街道,在建设初期就秉承着“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的绿化建设理念,后期又扎实推进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加快城市街道“三转两增”(落叶向常绿转变,绿化向彩化转变,园林向园艺转变,冬季增绿吸霾,春夏秋增花添彩)建设步伐,全力打造“一街一景”绿化景观带,为市民构建城市绿地诗意花园,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通过绿化美化,高新区城市街道四季风景各不同,春天看花开和新绿,夏天有绿荫和花束,秋天赏红叶、闻桂香,冬天还有常绿树和腊梅花等,每条街道都有它独特的形象和气质。

拆墙透绿大园林

五一节假期,一直在外地工作的张先生回到玉兰街东景水岸小区的父母家,他惊讶地发现,几个月没回来,小区对面的高新酒店仿佛换了一个模样:原先的封闭式围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铁艺栅栏,以及竞相绽放的各式鲜花,整洁漂亮,让人有种置身某个城市公园的错觉。

多年来,高新区以“大园林、大服务、大变革”为指导思想,按照单位带头、应拆尽拆、应绿尽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在辖区范围内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围墙围栏拆除行动,推动城市空间开放、绿色共享,助力打造大一统的花园城市。

大院景观与城市街区融为一体,背后,牵头单位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花了不少心思。整项改造工作于2019年初月启动,短短半年时间,拆除了24家单位围墙共6000余米,增绿透绿18000余平方米,让原本“关”在围墙里的庭院绿化“走”出来,成为街头的城市景观小品,增加了公共绿地,拓宽了休闲空间,提升了城市品质,有力推动了城乡人居环境改善。

机关、企事业单位成自家小区的“花园”,张先生笑言这是城市社会透明化的最好呈现。他说,拆除了门拆掉了墙,原先神秘庄严的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单位一下子变得亲切可爱,不自觉拉近了与市民的心理距离。

推窗见绿绿染林,出门入园园正美。时下,高新区正积极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不断夯实绿色“家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奋力描绘“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美好生态画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