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军当选河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委

本报讯 (记者 常娟 通讯员叶皓天)7月22日,河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举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杨建军当选河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加强当选侯任主任委员。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河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七、第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卫从学会工作与组织建设、学术会议组织与对外交流、学科宣传与科普、健康扶贫与名医名家走基层、青年人才培养、抗疫工作与获得荣誉等方面对任职期间工作进行了汇报。在过去时间里麻醉学分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先后召开了中南六省麻醉学术年会与河南省麻醉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2017年承办了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获得组委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2017-2022中国麻醉周科普宣传活动中河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积极响应中华医学会号召通过联合倡议、制定科普宣传彩页、义诊以及科普讲座等形式的宣传活动扩大了麻醉专业的社会影响。



会议通过举手表决(线上+线下)选举了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主委成员。卢锡华、林洪启、李治松、邢 娜、孟宪慧五位专家当选副主任委员。会议同期选举产生了由99名委员组成的麻醉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其中常务委员33名。会议选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静静为第四届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推选孙铭阳、白倩、周一、赵军博为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推选青年委员共51名。

杨建军宣读任职承诺书并做新一届专科分会工作展望,他说今后一定会不负众望,秉承卓越的宗旨,坚持信念,不断推进麻醉学科建设。也感谢省医学会和麻醉学分会全体委员的信任和支持,会继续传承和发扬河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落实学会安排的各项工作,共同推动麻醉事业发展。今后将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组织召开学术年会及多种形式的学术讨论,以学术交流为引领,加强医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搭建省内外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麻醉学科发展。推进资源下沉,深入开展国家“千县工程”、河南“百县工程”项目。加强与各地市麻醉学会的联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千县工程”、“百县工程”项目,做好麻醉核心技术的推广帮扶工作,新技术、新项目的学习交流工作,协助构建县域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县域麻醉疼痛中心的建设。强化提升学术水平。组织科研培训,开展省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同时关注特殊病例分析,关注围术期患者安全,举办科研设计、特殊病例等系列竞赛,为中青年医师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其全面发展。加强科普工作,提高社会对麻醉学的认知度,设立科普专项活动及科普视频比赛,使麻醉相关知识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全体委员将团结协作、上下一致、互相学习,在河南省医学会的领导下,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开拓创新、共同奋斗,担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重任。

河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建军教授聘任张卫为名誉主委,聘任

艾艳秋、姜丽华、程静林为顾问。


河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伟为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王伟代表河南省医学会对卸任第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他充分肯定了麻醉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的工作,在张卫主任委员的领导下,第八届委员会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委员参加活动积极踊跃。1982年河南省麻醉学分会成立,距今已有40年,是河南省最早成立的专科分会之一,从第一届共11名委员发展到如今99名委员,麻醉学科建设发展突飞猛进,学术交流、科研、学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国麻醉年会于2006年和2017年前后两度在郑州召开,这是全国麻醉学界对河南的认可与肯定,也是麻醉学届的骄傲,这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发展,品牌建设,名医名家下基层等这些都是麻醉学事业快速发展的缩影。同时他要求新的委员会制定新的三年工作规划,定目标找差距,认真学习省医学会“十四五”规划等重要决议,重视卫生健康系统中麻醉专业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并对新一届委员会提出高标准、高要求,力争在学术成果方面实现新突破。



杨建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主任,兼郑州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担任中国精准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法国国家科研署(ANR)及荷兰科学研究会(NWO)等基金评审专家,18种期刊主编、副主编或编委,116种SCI期刊审稿专家;发表SCI论文238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