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乡村振兴看石泉丨沼气为“媒”种养“牵手” 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日期: 来源:石泉融媒收集编辑:石泉融媒

“将畜禽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

变成肥料给农作物施肥

产生的沼气用作生活能源

农作物再加工成饲料养殖畜禽”

近年来

石泉县采取生态循环模式

将畜禽粪污变害为利、变废为宝

通过种养结合、相互促进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池河镇明星村是石泉县有名的养猪大村,坐落于村里的陕西环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既养猪也生产有机肥,目前企业的养猪场里养着1000多头猪。距离养猪场不远的地方,就是陕西环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肥厂,不仅是自家养猪场,包括明星村和周边30多家大型养殖场的畜禽粪污都在这里被生产成了有机肥。

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养殖户 孙启兵:“基本上每个月拉一次,一次要拉三车到四车,那肯定干净卫生些了嘛。之前没池子的时候粪就堆在那个地里的,那个时候苍蝇是满天飞。”

陕西环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锋:“我们现在一年生产量是在一万多吨,年产值能达到1800万到2000万(元)左右。我们这个肥料,不仅仅满足本县的需求,还往外县也在销售。”

明星村60%的家庭从事养殖,每一家养猪场都配建了沼气池,干的粪便送去有机肥厂,沼气池里的沼液则通过管网,送到农田里浇灌桑园和其他农作物,为农民降低了肥料支出。而沼气池每天产生的大量沼气也通过管网输送到村民家中,现在村民烧水做饭都用沼气。

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村民 魏书梅:“这个沼气反正平时我们时刻都在用,感觉还好方便得很,比烧柴火那些好得多。”

陕西环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锋:“现在都不上山砍柴了,都是用那个沼气,生态也恢复的好了。”

靠着“畜-沼-桑”生态循环模式,明星村坚持兴桑养蚕,成为全县养蚕大村,还依托桑园打造了醉美桑海景区,成为农旅融合示范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位于全县前列。现在,像明星村这样的生态循环模式,在石泉县已不是个例。 

石泉县畜牧兽医中心主任袁国波:“目前全县畜牧产业已经形成了池河片区的“猪-沼-桑”、城关片区的“畜-沼-果”南区的“畜-沼-茶”三大产业格局,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率达到95%以上。”


相关阅读

  • 陈绪旺:扛起保护朱鹮的旗帜

  • 朱鹮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东方宝石”、吉祥之鸟作为石泉县朱鹮保护协会会长陈绪旺扛起保护朱鹮的旗帜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国宝朱鹮为全县朱鹮种群壮大贡献力量现场音
  • 石泉县池河小学:特色作业展评 晒出多彩寒假

  • 手工舞龙、彩泥创意画、短视频、情绪日记、读书卡……这是石泉县池河小学展出的寒假特色作业,创意十足,展示了学生丰富多彩的假期学习生活。学生寒假特色作业展评,吸引了师生观
  • 新春走基层丨曾溪镇:人勤春来早 田间农事忙

  • 春到农事忙,不负好春光。在石泉县曾溪镇,农户们抢抓春管春播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项农业生产,按下春耕“快进键”。当前,正值烤烟育苗的关键期,在曾溪镇油坊湾村的烤烟育苗大棚里,石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武汉地铁前川线二期涉铁施工项目全部完成转体

  • 5月22日,经过连续35分钟的紧张作业,武汉地铁前川线二期最后一座跨铁转体梁顺利落位、精准衔接,标志着国内市政轨道交通领域跨度最大、吨位最大连续梁在汉成功实现完美转体,为线
  • 外国友人点赞淄博高新区政务服务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李凯外国友人要为外资企业办理设立登记手续,面对复杂的提报材料一时不知从何下手。近日,巴基斯坦小伙阿里(ALI)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在淄博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