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废城市”,广东这样做→

城市建设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广州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增长态势迅猛,据统计,仅“十二五”时期内,广州市建筑废弃物产量就已近翻番;“十三五”期间,全市的建筑废弃物产生量由2016年的4113万立方米增长到2019年的8505万立方米,增长了2.1倍。

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对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构建宜居环境,促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日,记者获悉,近年来,广东省大力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广东省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175家,设计处理能力约1.34亿立方米/年。其中,进入行业规范条件公告企业2家,设计处理能力约为187万立方米/年。

提高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政策与科研齐护航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广东省不断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以广州为例,今年年初,广州市城管局就印发《广州市建筑废弃物处置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将通过采取资源化利用、工程回填、场地平整、绿化种植等方式,力争建设工程源头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根据《规划》,至规划期末,广州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要超过95%,综合利用率超过80%。

为推动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已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出台了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含建筑垃圾)的一系列税收优惠,例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非禁止并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提高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少不了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据介绍,广东省布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核心技术研发,组织实施2019年度“现代工程技术”重点专项,设置绿色建筑工程及工业化应用专题,投入省级财政经费1000万元,支持“建筑结构中大宗工程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目前,项目成果已用于深圳市坪山区震雄工业园、深圳体育馆项目及广花一级公路地下综合管廊改造配套工程。同时,加大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投入。2019-2020年,组织实施两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专项,设立固废污染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专题,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省财政投入6400万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超过3亿元。

2021年10月出台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设置专栏,提出开展低碳、零碳及负碳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调整,全面推动传统两高工业的绿色节能技术、工艺、装备研发。

珠三角9城均入选“十四五”时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在建筑垃圾减量和提高建筑垃圾处理能力方面,广东省正加紧组织编制《关于推进建筑垃圾总量控制与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及有关手册,从落实企业建筑垃圾减量化主体责任、推行绿色设计理念、实施绿色建造方式、发展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绿色施工工艺等方面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

截至2021年年底,广东省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175家,设计处理能力约1.34亿立方米/年。其中,进入行业规范条件公告企业2家,设计处理能力约为187万立方米/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骨干企业1家。

《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推进各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规范建筑垃圾堆存、中转和资源化利用场所建设及运营管理”等重点任务;制定《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拓宽建筑垃圾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渠道,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大力推动无废城市和无废试验区建设”等重点任务。目前,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环办固体函〔2022〕164号),珠三角9个城市均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名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