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医保惠民让群众有“医靠”

医保服务“零距离”

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民生工程,“惠民”“便民”一直是医保工作的主线。为破解医保为民服务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玉门市聚焦民生关切,多维度推出便民服务举措,让全民共享医保服务的阳光雨露。

守好群众就医“钱袋子”

“我们在药店买的药50多元,在医院只用30多元,确实实惠。”玉门市民高俊霞的母亲在查看住院费用时发现,治疗过程中所需的药品价格比以前降低了不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看病难、买药贵一直困扰着普通老百姓。为了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玉门市全面落实国家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医改红利。至目前,共落地执行6个批次202个药品和省级联盟带量采购75个品规,药品采购551.79万元,高值医用耗材采购27.4万元,让利患者85.21万元。

玉门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张德文告诉笔者,“就拿糖尿病患者经常使用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说,集采前180元左右,患者每天的开支要9-18元,集采后为48.71元,患者每天的开支只需要2-3元,每位患者每年可节约费用4000元左右,为患者减负担的效果非常明显。”

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老百姓不仅享受到了“买同样的药,花钱更少了”的实惠,而且在高值医用耗材领域可以选用到质量更高、价格较合理的产品,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

筑牢医保基金“防护网”

近日,玉门市医疗保障局针对骗取医保基金、药品进销存管理、定点零售药店制度建设等突出问题,对35家定点零售药店开展突击检查,提出行政指导意见7条,做出责令整改2家。

这仅仅是玉门市聚焦打击欺诈骗保,持续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玉门市整合稽查力量,增加检查频次,扩大检查覆盖面,建立医保、卫健、公安等部门联席协查机制,健全医保基金监管、监督检查、智能监控、信用管理、有奖举报等5项制度,综合运用协议、行政、司法等手段,推进监管关口前移。

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医疗费用和医疗行为进行立体化智能监控,对违规问题及时提醒约谈、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和行政处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16场次,印发各种宣传材料1.8万份,采取夜查6次,核查疑似数据 12条,取消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资格1家,依法追回违规医保基金4万余元。

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

“以前办理住院报销业务,需要转诊转院、提交出院证明等,现在只要社保卡、费用清单就可以办好了。”医保窗口工作人员王旭说。

2018年,玉门市实施“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3个窗口证明事项4项,为民众“解绊”、为材料“瘦身”,将审批环节由5个简化为3个,审核办理时间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同时,严格对照省、酒泉市事项目录清单,筛选、认领、编制完善玉门市医疗保障权责清单目录,录入玉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酒泉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甘肃省政务服务平台,做到省、市、县、乡四级统一。

为提高即办件比例和工作效率,玉门市以“铁人先锋号”“铁人先锋岗”争创活动为抓手,通过委托首席代表进驻大厅行使审批权和对相关审批事项提前介入指导、一般审核类许可事项完全授权窗口审批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办结效率。

徐玮、郭兴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