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组织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会

医患沟通是医护人员必备的技能。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联合会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尊重、沟通,可以增加医患间的信任,提高医疗质量。

为更好提升医患沟通能力,7月12日下午,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ICU)在科室青年文明号活动室召开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会,对临床典型的医患沟通案例进行交流讨论。医院病人服务中心主任夏萍、重症医学科学术带头人张敏州教授、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郭力恒和全体医生参加培训会。

“‘病人至上、员工为本、真诚关爱’是医院的核心价值观,ICU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会积极落地医院病人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了对患者和家属的关爱,是加强优质服务的有力措施。”夏萍说道,“良好的医患沟通是需要用心、用爱,对病人和家属要有仁爱之心。同时,沟通是有方法的、有技巧的,要通过规范地培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沟通能力。”另外,夏萍给ICU赠送了两套关于医患沟通的书籍。

培训会上,ICU医生整理了12个临床典型的医患沟通案例。大家畅所欲言,学习优秀经验的同时也反思可能存在的不足。夏萍、张敏州和郭力恒分别对每个案例进行沟通技巧的分析指导。

郭力恒详细讲解医患沟通技巧,分享SBAR沟通模式,SBAR即S(situation)指现状;B(background)指背景;A(assessment) 指评估,问题是什么;R(recommendation)指建议。SBAR沟通模式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工具,具有易掌握、易表达、清晰简要、避免遗漏的优点。郭力恒还分享了很多沟通技巧,比如建立良好的第一形象、学会倾听、语言表达等。注意在沟通中慎重使用术语、多用积极语言、避免权威用语、防止语言过度,还特别要避免说禁忌的语言。

张敏州主任表示,1998年创科的时候,ICU就提出“责任心就是生命”,良好的医患沟通是责任心的体现,也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ICU也一直坚持“重塑人心”, 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不仅要成功救治心脏,更要让患者有健康的精神状态,追求心身同治。“塑心”工程一直作为ICU优质服务的抓手,给患者开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沟通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尊重患者、尊重家属,不可以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要懂的设身处地为患者和家属考虑,要处处体现大医精诚。

用心沟通,真诚关爱,ICU将定期召开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会,提升医护沟通能力,更好为急危重症患者服务,并重塑人心。

供稿 |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

编辑 | 吴远团

审核 | 王伟斌 查冠琳

审定 | 胡艳梅

审定发布 | 宋莉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