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及信号灯优化,东风大道车城北路这样改造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6日讯 东风大道车城北路,是目前东风大道上最主要的堵点,也离三角湖不远,其交叉口为经开区进出城重要交通节点,早晚高峰时段流量为1.4万辆左右,流量排名经开区第一,就算是平峰时段,流量也不小,达到四千辆每小时,因此交通拥堵情况较为突出。

直播访谈现场。      记者杨涛 摄

车道划分不合理、人行过街不完善加剧拥堵

武汉经济开发区交通大队大队长宋健介绍,东风大道车城北路路口南进口为东风大道地面与下匝道合流区域,共有7车道(车道划分为1、2车道左转、3至5车道直行、6车道左转、7车道直+右转)。高峰时段地面层与下匝道车流存在合流交织冲突问题是拥堵原因。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公安分局副局长、交通大队大队长宋健。  记者杨涛 摄

东风大道车城北路路口东进口为5车道(车道划分为2左转、2直行、1右转),早高峰左转车流量约为直行的2.3倍,由于现状信号控制方案为单边放行,因此左转车容易产生排队,易在渐变段与直行车流产生交织冲突,严重影响了通行效率。西南角慢行交通等候区较小,而行人与非机动车流量较大,与现有的等候区容量不匹配,影响西进口右转车辆的正常通行。此外,南北侧行人过街长度约42米,过街距离较长,而现状南北侧行人,在信号相位后期进入交叉口的,无法完全通过交叉口,会滞留在路口中间,与南北向车辆产生交通冲突,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降低了南北向车辆的通行效率。

通过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及信号灯优化来治堵

秩序中队中队长林翔表示,根据路口现状和流量调查,准备从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及信号灯优化上进行调整。

武汉经开区交通大队秩序管理中队中队长林翔。    记者杨涛 摄

首先,将在路口南进口下匝道和地面层交会处设置一组信号灯,高峰时段对匝道车辆和地面层车辆进行控放,解决下匝道车辆与地面层车辆相互交织冲突的问题。其次,对车道进行调整。路口南进口原1、2车道为左转车道,3、4、5车道为直行车道、6车道为左转车道、7车道为直带右车道,调整为1、2、3车道左转,4、5、6车道直行。原7车道通过流量分析,发现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的比例为1:7。为提高右转车辆的通行效率,将第7车道直接改为右转专用道。同时将原7车道直行区域扩充为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待区,减少过街距离和时间。

此外,还将提升车道容积率。体育中心方向的东进口左转流量相对较大,我们准备将左转车道的渐变段,向后延伸100米,增加车道容积率,也同时缓解左转与直行车辆在路段中间交织的问题。

交管部门还将规范行人等候区和右转车道导流线。在西进口通过彩色标线和反光警示柱,明确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候区域,施划右转车道导流线,减少非机动车、行人等候时与右转车辆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问题。同时,将路口东西向满屏灯组改为箭头灯,实行对左、对直放行,解决左转车辆与行人放行的冲突。并设置二次过街安全区。东风大道路幅较宽,行人过街距离过长,利用现状桥墩施划行人二次过街等候区,解决特定行人无法一次过街的问题。

(长江日报记者魏娜 通讯员张建勇 张鹏 万信立)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