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修复再现宋代古渡口|闽山闽水物华新

近日,在将乐县水南镇渡头村南部金溪河畔的宋代古渡口遗址改造修复工程工地上,将乐县城市发展集团公司施工人员正忙着铺设公园边的花岗岩。

去年12月31日,考古工作者在将乐县水南镇渡头村发掘发现古代渡口遗迹,海拔145米,平面呈“┳”字形,均用不规则、大小不等的青石条板、卵石铺垫砌筑而成,并出土少量古瓷器、瓦片等。从出土的遗物特征判断,该遗址为宋代古渡口码头,古时属当地百姓和往来商旅进入将乐县城必经之地。

清乾隆《将乐县志》中的古渡口《虹桥暮雨》

据清乾隆《将乐县志》记载:“宋绍熙年间,邑人黄侍郎伯固始于城之东南隅架梁以达水南之下村,今桥门外三华桥遗址是也。而上村之民有事于县者,则于金溪门外设渡以济。”由此可推测该渡口形成不晚于南宋。

专家表示,通过此次发掘,宋代时期将乐渡口的整体空间格局或将得以呈现,这对将乐古渡口的研究与复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为此,将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考古新发现,委托县城市发展集团公司邀请相关考古学者和专家亲临现场考察,进行图纸设计。

修复的宋代古渡口

据了解,该项目工作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建设项目有:渡头遗迹旧石复制、旧涵洞改造修复、观景台、自然生态驳岸、河岸鹅卵石砌筑等10多个。项目负责人张经理介绍说,从设计图纸拿到手到现在已5个多月,施工班组克服今年上半年雨水多和7月高温天气影响,加班加点确保工程按时完工,与之相配套的滨河南路河边景观公园也即将竣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