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东平县彭集街道张圈村:大棚建设铺就群众“致富路”

日期: 来源:泰山晚报收集编辑:泰山晚报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讯 “太省心了!我只带了资金、材料、图纸、技术人员来,组织施工人员、协调施工设备等工作村里都包了,我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平日里就做些技术指导服务。如今这些村民们都成了建棚的‘行家里手’,更是用不上我了。”近日,望着大棚间50多位工人来回穿梭,娴熟地钻孔、焊接的繁忙图景,东平县彭集街道张圈设施农业片区的施工方负责人不经意间又“凡尔赛”一把。

今年7月底,在彭集街道的大力推进下,张圈村开始备工备料,组织人员力量,全力推动34个冷棚建设。不到半个月,就完成了18个大棚的主体建设。之所以能有如此快的建设速度,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领,组建“村集体施工队”是其中的秘诀。

为了确保大棚快速建成,更为了让村民掌握建棚技术、便于以后管理,张圈村与施工方达成合作协议,让有意向包棚的农户加入施工队,从头学技术。“村里建了这个大棚,我们不仅能领到土地流转金,还能在这里务工,学建棚技术。现在一天收入150块钱。不仅是我,我们村40多个人现在都在这里务工,真的蛮好!”在张圈设施农业片区务工的村民吴庆芝,得知村里要建大棚,主动加入施工队,在大棚里做组装、打孔、挂网等工作。目前,张圈片区建棚的工人90%为本村村民,从建设开始就带动了村里五分之一的常住人口在家门口就业。

“在‘自家’的土地上,建‘自家’的大棚,大家搭建大棚的积极性都很高,搭建进度很快,预计再有半个月就可以完成搭建、投产使用;芹菜苗也已预订到位,力争不误农时、保收成,让大棚成为村民致富、集体增收的新产业。”北张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成林充满信心地说。

今年以来,彭集街道锚定建设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的发展目标,完成土地流转8300亩,已建成大棚7000亩,裴寨南部、裴寨东部、盛鑫、数字农业产业园、张圈、赵楼、小孟等12个片区正加速建设中。一座座崭新的钢架大棚鳞次栉比,撑起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记者: 刘小东

通讯员: 马晓婷

编辑: 孙青

审核: 王婷婷


相关阅读

  • 东平县彭集街道:芹菜幼苗孕育农业发展新希望

  • 连日来,东平县彭集街道小孟村抢抓晴好天气,种植立秋后的“第一棚”芹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小孟设施农业片区麦收后便加紧开工,并在一个月内完成大棚建设。大棚
  • 东平县大羊镇:甜蜜事业发展愈发蓬勃兴旺

  • 网纹瓜是眼下最热的网红精品水果之一,以其繁杂的花纹外观和媲美冰淇淋的内瓤口感广受欢迎,价格高、市场广。连日来,在东平县大羊镇东南村自建大棚内,村民们正忙着开沟、栽种、浇
  • “乡亲们放心,家有我守着!”

  • 脚下是绵延数里的防汛大堤,堤内是沉睡的洪水猛兽,2.4公里的环村路,豆张庄镇双河村“一肩挑”董玉富一天来来回回数不清要走多少遍。双河村位于豆张庄镇域西南角,地势低洼。在这
  • 【严声嘹亮】阳光问廉解愁盼

  • “现在草莓都‘喝’上甘甜的丹江水了,咱们村啥时候能通上南水北调的水?”盛夏中一个难得的凉快天,在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红心广场上,阳光问廉大会正在召开。
  • 智慧大棚化身降碳多面手

  • 我国西南山区,农村土壤贫瘠、水资源缺乏。各地虽已建立起覆盖面较广的农电网络,但部分偏远村组和农户“电网末梢”吃紧的状况仍未完全得到缓解。  科学研究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 小木耳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 在忻府区奇村镇金村木耳产业基地的立体吊袋大棚里,一排排洁白的菌棒上挂满了黑木耳,木耳朵形整齐、生干厚实,表面有光泽,朵片有弹性,木耳与菌棒黑白相间,煞是好看。一个身穿红色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号称年入千万,男子火车上霸座,叫嚣让乘警坐牢

  • 据陕广电报“后浪视频”报道,一起发生在8月15日的火车霸座事件引发了乘客们的哄笑和热议。一名男子持无座车票在k1438次列车上霸占座位,乘警劝阻无果,他声称“我每年赚一千多万
  • 突破600万人次!泰山游客量创新高

  • 8月16日清晨,游客在泰山极顶观看日出。截至8月16日上午8时21分,泰山今年接待进山游客量突破600万人次,再次刷新全年进山游客量最高纪录。今年以来,在一系列促文旅消费政策加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