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区城管委“接诉即办”解群众“急难愁盼”

今年以来,昌平区城管委探索构建城市治理体系,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基础上推进“接诉即办”,建立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今年截至目前,共受理12345案卷共计1795件,响应率为100.00%,解决率较同期的71.69%提升至92.45%,满意率由85.43%提升至94.87%,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这条路终于通了,以前这条路不通,上班总是要绕远,虽然因为疫情耽误点时间,但解决速度我们还是很满意的。”市民宋先生说道。

今年上半年,区城管委接到了市民反映“北七家镇冠华苑小区西侧道路未开通,市民出行不便,希望尽快开通道路”的问题后,立刻到现场了解情况。原来,市民反映的冠华苑小区定泗路北五号路为市政代建道路,该工程截至2022年4月底,定泗路五号路道路工程已完成人行道铺设等,尚余路面标志标线等交通工程和路灯未施工完成。“五一”节前,交通工程报审所用图纸资料已完成修订,拟于“五一”节后向市交管部门报送,但由于受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关区域落实居家办公、减少人员流动,致使报审工作未能顺利进行。

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疫情等原因,5月份并未能进场施工。疫情好转后,经区城管委与建设单位统筹调度,充分协调各相关单位,定泗路五号路于6月1日进场复工,6月2日至6月9日完成了信号灯、标志线、交通工程和路灯等施工内容,于6月10日下午五点道路开通使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昌平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日常出行总量和出行距离大幅增长,为了进一步满足市民日常出行需求,提升市民出行舒适度,区城管委聚焦群众所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道路开通后,市民对区城管委的工作成效表示十分满意,并拨打12345市民热线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区城管委能够优先考虑群众的实际出行需求,排除各种困难,让这条路能顺利通行。”该市民说道。

今年以来,区城管委聚焦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等问题,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聚焦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垃圾分类、完善市政设施等民生问题,做到单单有回应、件件有反馈。

“龙泽苑东区周边绿化带被行人踩踏且影响日常出行,希望能够安装护栏问题。”近日,家住龙泽苑东区的一位市民拨打了12345热线,希望能够解决一下道路护栏问题。

为及时解决市民反映诉求,区城管委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人员现场踏勘核实情况,并于7月14日晚上8时安排工作人员增设栏杆,因处夏季,气温高达31度,高温施工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接受高温的考验。身处施工现场,环境闷热、灰尘飞扬,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人员努力克服高温考验,精心做好每一道工序,没有一丝懈怠。护栏增设后,该市民对区城管委的工作质效表示非常满意。

今年,区城管委结合“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以“接诉即办”为抓手,形成“接单—派单—处置—回访—上报”完整工作机制,做到单单有回应、件件有反馈,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满意度。同时,持续深化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深挖数据富矿,促进有效措施与社情民意精准对接,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现初心与民心、政府所做与群众想做“同频共振”,群众诉求案件总量较同期下降24.39%。

下一步,区城管委将逐步从打通“最初一公里”的“一号响应”到“最后一公里”的“一单到底”转化,以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为抓手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强化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初心使命和情怀担当,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文/向凌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