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和应急避险科普|暑期当心这些意外伤害 莫让孩子中招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一年一度的暑假,既是孩子们欢快愉悦之际,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峰期”。放假了,孩子们居家和户外活动增多,家长看护不周,稍不注意,孩子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为什么孩子们在暑假会特别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首先是因为夏天穿得少,缺少了衣物的保护,皮肤更容易受伤。第二个原因是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

  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六十不劝酒,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说的就是:年纪大了,如果改变作息习惯,就容易出意外。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这样的。从学习状态转换成放假状态,就容易出现意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的户外活动增加了。各种玩耍、各种旅游,孩子好奇心强,就给了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如何避免儿童出现意外伤害?一旦发生意外如何做好急救处理?

  高空坠落

  坠落伤是孩子常见的伤害,其中以坠楼最为严重,坠落伤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跟坠落高度成正比。

  防范要点是窗边不要摆放床、桌子、椅子等家具。阳台、窗户周围千万不要堆放杂物。床、椅子这些家具也要离窗户远远的,因为孩子很喜欢攀爬,一不留心就会在你没注意的时候爬到高处,引发意外坠落事故。不要让孩子消失在你的视线范围内,只要做到这一点,危险系数就可以大大降低。告诉孩子,阳台、窗户旁边是危险的地方,千万不要在那里游戏,如果这种口头的教育效果不佳,不妨给孩子看相关的视频,感受在窗边攀爬的危险性。

  烫伤高发

  烫烧伤也是家庭中比较常见的事故,尤其是夏天,孩子们穿着短衣短裤,汤、粥、开水一不小心洒在身上,很容易发生烫伤。

  对于这类高温引起的损伤,建议使用冷水冲洗的方法进行急救。冲洗也叫“冷疗”,冲永远是最重要的,伤后即刻的正确冲洗,是唯一可以减轻受伤程度的方法。

  具体怎么冲?这里说几个关键点:冲洗是首选操作,而不是浸泡、冷敷或冰敷;尽量不要使用冰敷;使用常温自来水进行冲洗,没必要使用消毒液;请尽量冲洗的时间久一些,最好能冲洗30分钟以上;请至少冲洗到痛觉消失;受伤以后的6小时内,冲洗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没有条件冲洗,比如在旅游的途中,飞机火车上,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无法冲洗的时候,建议浸泡;无法浸泡的时候,建议冷毛巾湿敷,也就是冷敷。身体有些部位是无法冲洗的,比如面部、脖子、躯干。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浸泡代替。浸泡比冲洗要方便得多,但是效果不如冲洗,因为长时间的浸泡,肢体会加热盆里的水,水温慢慢接近于皮肤温度,降温的效果就会变差。水温最好是10至20℃左右,也就是凉凉的感觉。每过几分钟调节一下温度,可以往盆里加冰块或者冷水。用毛巾冷敷也是同理,需要经常更换一下,保证比较低的温度。注意浸泡的时候要防止体温过低,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在冬天的时候,不能浸泡在浴缸里。

  不建议使用冰块外敷,因为冰块的温度太低,冰敷会使局部感觉麻木,血管剧烈收缩,进而引起冻伤,还不会觉得疼痛,这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如果有冰块的话,可以放一点在浸泡的水里用来降低水温。如果非要用冰块外敷的话,一定要在外面包上毛巾,防止温度过低,并且每隔几分钟触碰一下皮肤,避免感觉麻木。

  误服药物

  “误服药物”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孩子年幼无知,好奇心强,遇到五颜六色的东西,都想尝尝,家长们稍不留神就会发生意外。

  如何预防孩子乱吃药品?如果不小心偷吃,该怎么处理?儿科医生建议,家长要管理好药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其次是正确储存,放置在专用药箱,并上锁,避免孩子接触;家长服药后及时归位。

  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吃药。孩子3岁以前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家长在孩子面前吃药,他们容易模仿家长一样吃药。不要哄骗孩子“药是糖”。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药物,必须在家长监护下才可服用;吃所有东西前必须经过家长的同意。

  万一孩子误服药物,首先要弄清楚误服了什么药或毒物、剂量多少、什么时间吃的,如果不知道就带着药品及孩子呕吐物及时前往医院。

  立即清除药物,查看残留物,如果嘴里有残留药物,立即清除;如果已经吞下,根据孩子情况进行催吐并及时就医。催吐适用于误服普通药物、年龄较大、神志清醒和合作的患儿,最佳时间是服药后4~6小时内进行。可用手指、勺子刺激咽部引起反射性呕吐。通过呕吐,能清除全部或部分药物。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建议尽快就医,由于儿童呕吐反射自我保护能力差,催吐易导致误吸以及胃食管穿孔,催吐应慎重。

  马路安全

  暑假出去游玩的机会比较多,家长一定要时时提醒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走在马路上一定要时时牵住孩子的手。告诉孩子,只有在有斑马线的路口才能横穿马路。在过马路时应左右观察,确定没车的时候才能通过。教育孩子不能在马路附近玩耍。

 吞食异物

  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年幼的孩子喜欢将东西往嘴巴里塞,消化道异物在急诊室相当常见,吞食了尖锐和腐蚀的物体,如针、电池等物品都是很危险的。

  防范要点是将危险的东西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爸妈不要给孩子佩戴容易吞入的饰物,例如吊坠、发卡等。家中物品的摆放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将危险的东西摆放在孩子们看不见、拿不到的地方,如钉子、针、药丸等,减少隐患。要是一不小心吞入了危险性较强的物品,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

  (记者 李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