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理想,是理想地生活

海报|拟见 ©

封面图|喵呜不停 ©

物道君语:

我想有个___。在这里,时光得以静静流淌。生活的真正面目,也得以看见。

他们说,生活,要往城市中去。那里有未知的机会,有向往的生活。可城市的逼仄和冷漠,又让多少人疲于奔命,失去了生活?

漂居、窝居的人儿,日落回家,只能在单间打转,一室两厅都已是奢侈。一床一桌,一架一窗,便是一屋。清白得一览无余,乏味的让人心酸。

这时候,如果我有一方小小的空间,一间茶室,一方书斋,一阁雅间……在那里,时光得以静静流淌,生活的真正面目才得以看见。

图|拟见 ©

人,是需要空间的啊,不能总活得那么精明又机械。而这一角,是生活秩序的重整,更是生命寄托的所在。

我想有个小___,不管是什么字眼,不管什么方式,读书、静坐、弹琴、焚香……都可,得觅朝夕清明,和自己静静度过。

图|拟见 ©

曾有一个针对毕业生的调查,最想念校园里的哪里?得票最高的,居然是图书馆。

做学生时,堆积如山的书籍未必都看过,挑灯备考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占上座。但是,书册上沉淀的缕缕墨香,夕阳在纸面的细碎剪影,却成为大家最美好的怀念。

哪怕现在,我们成为社会人了,但依然想念在书丛中的感觉。

不是那么一本、两本的案边书,而是在那架架书丛中,“在群书”怀抱间,心得以安放。一切的凌乱和无序,都得以归类。人在书丛中,便是有最温柔的慰藉。

图1 2|物道 ©

下班回家,我想有个小书屋。周末闲居,我也想有个小书屋。不必像古代文人雅士的书斋,览素书、阅金经……但得书屋一方,极致安静,可供读书,可消除案牍之劳形即可。

一方书斋也好,一角书屋也罢,只要人在书中,就有一方自在。如同明代文人归有光的“项脊轩”书斋,可让他在此间“偃仰啸歌,万籁有声”,吟咏随心,怡然自得。

我想有个小书屋,销一日烦恼,除一晌忧虑。在这里,除藏书外,再备上一榻一几;摆上一笔一砚。小窗推开,可看花开花落,能望鸟栖鸟飞。

图|物道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耳机不离身。听网易云,听QQ音乐,在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app里,音乐成为我们抗拒孤独的最有力的途径。

听着流行歌曲多了,有时也不耐人声聒噪,爱听起纯音乐来。乐器的声音在耳边跳跃,激起纯澈空灵的幻想。

然而,身为挑剔的听众,我们对音乐,也有了自己的节奏和理解,有了自己想要的表达。

这个时候,我想有个小琴房,拾起儿时的梦想,奏一刻欢畅。

图|清凉地儿-了琹 ©

忽然,想念起儿时的琴房了!大家都或多或少有过习琴习乐的经历吧。琴房不大,不过一方弹丸之地,但有一架乐器正襟危坐,或是一架黑白分明的钢琴,或是一托娟秀清隽的古筝……它自有一种神圣的意境,候人来奏。

朋友新购了一架电钢琴,置于卧室的桌角,挽起覆在琴盖的白纱,便能奏一曲雅乐。那日我前去造访,洗碗的时候听她抚琴一曲,只觉得梦在旋舞。

我也希望在工作繁忙之余,在家中有一个小小的琴房,有一架琴在候我归来。拨奏、抚弦,在片刻之中我能从尘世抽离。音乐,是属于灵魂的洗涤。

图1 2|清凉地儿-了琹 ©

听说,这个伏天前所未有地漫长。

滚烫的夏季,但凡出门,就只有淋漓的热汗;但在家宅着吹冷气,只觉得目涩凝闷、百节不舒……这个时候,正宜品茶,暑日热天,饮上小小一盏,可比醍醐甘露,引人入清凉之境。

茶,是人与草木的互相倾心,是在现世里编织的妙境。茶之一字,拆开来便是“人在草木间”,这片片纤叶细芽,热水一开,便是一次身心的升华。

图1 2|清凉地儿-了琹 ©

这个时候,我想有一方小小的茶室。与其说是茶室,不如说是一个祈梦的小祭坛。这里,有山间草木难得的清冽,有蜕尽尘烟的清凉之境……它是清欢的艺术,尤其在夏天。

为什么一定要有茶室呢?因为一方茶室,为饮茶这件事,切切实实留下一夕的闲静。在其他的地方喝茶,人未静,心不定,不过是那么区区一盏滋味,却没有延绵的余韵。

如果是在工作室,办公桌前的一杯茶,往往要候着饮茶人的兴致,要待他料理完手头上的工作。可能他还会匆匆去,急急归……总之,他不会有一颗闲静的心,去守候茶在舌尖的绽开。

图1 2|清凉地儿-了琹 ©

你知道茶的雅号吗?叫“不夜侯”。有道是“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只有茶和茶室相逢,才有了不被打扰的闲静。人与茶之间,才有了绵绵相续的余韵,有了夜间的神采,有了秉烛夜谈的旖旎浪漫。

伏天品茗,宜静心,宜虔诚。去沏一盏梅煎冰茶,赏一窗夜寂花深。这其中的雅趣,总是留给茶室里的品茗人。

图|拟见 ©

刘禹锡曾称赞自己的陋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令人向往,谁不希望四方客来,皆是雅士呢?有了雅人,自然有了雅聚,那是生活的高光时刻。

可,如若真有雅客造访,我可不愿意以一方“陋室”相迎。如果可以,我希望有一个小园子,不多,就那么一角,在屋檐下筛落细碎的光影里,有三五同好把酒言欢。

中国人,对园,院,有天然的向往,这是代代相传的美学因子。赏景宜园,会客宜园,销愁宜园……万事都宜园。

在园子里头,种上四时花卉,春天,为海棠点上红烛;夏天,为蔷薇搭好栏墙;秋季,侯一篱幽菊;冬日,横斜几枝梅花。在花影参差里,我们坐卧笑闹,皆成自然。

在这个属于自已的小天地里,能赏风花雪月,与友人们欣赏这份自然之美。如同从古典的园林中,借来一角,玩苔痕阶绿,望草色帘青。

每当有外地的友人到访,我最喜欢的活动,便是带他们逛当地的园林。从苏州的耦园,逛到了广州的余荫山房,走曲径通幽,看亭台楼阁。

逛着逛着,大家大发感慨:“我也希望有一个园林。”是啊,这些清逸佳处,又有谁不爱呢?我也想有个小园子,能迎雅聚,自得欢喜。

图|蒽子-苏州 ©

我想有个____,我想要得太多了,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

想要一个小院子,可以看花开花落;想要一个菜园子,可以自给自足……这折射出来的,都是对生活的渴望。外界是波谲云诡,动荡不安的,但是生活总要继续,总要好好经营。

最令人感喟的生活,不一定是飞扬的,而是静水流深的;不一定是在人潮中竞争角逐得来,但定然是与自己好好度过的。

图|物道 ©

没有书屋,几方书架也能自得圆满;没有茶室,小小杯盏也是一晌清欢;没有园子,索性出门去,到江边散步看晚霞,到园阁看四季花开花落……

但凡此心安处,何必拘泥身有何物?生活的美,从来没有门槛,处处可撷。

图|物道 ©

参考资料:

《古代文人的雅趣空间:文人书斋赏析》·鲁作家俱博物馆

· 致亲爱的物道家人们 ·

荷花的十大雅称,

你知道是什么吗?

如若欢喜,请给之华点个赞!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