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驼队”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1年,中欧班列年开行量从1700多列已经增长到超过1.5万列,年均增长55%,这速度真是够快的。不仅带货量在增加,带货的品种和价值都在快速增长。(7月22日,新闻联播)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明星品牌,中欧班列以“月行千列”的开行量,成为新冠疫情之下助力国际贸易的“钢铁驼队”。在“带货”的同时,中欧班列的“朋友圈”也在持续扩大。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4个国家的190多个城市。一条条中欧班列线路,已经“编织”成了一张贯通亚欧的物流网。

中欧班列这个跨国“带货王”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其中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就是和传统海运相比,中欧之间的货物运输时间大大缩短了。中欧班列作为外联中欧中亚货物贸易运输的中坚力量,与海运通道、空运通道等联手,共同为将丝绸之路从原先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发挥重要作用。而中欧班列以其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以及方便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很快成为国际物流运输中的骨干。

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中欧班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中欧班列在中国铁路运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以畅通中欧中亚货物运输为先导,进而为国内国际双循环起到促进作用,其使命重大而艰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1.6万亿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384.5亿元,一批民生领域援助项目落地见效。意大利洛伦佐·梅迪奇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法比奥·马西莫·帕伦蒂撰文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相关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硕果累累,向世界证明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价值和意义。

中欧班列运出去的不光是丰富多样的中国制造,还有一份中国机遇以及中国加大开放的决心。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合作纽带,中欧班列的蓬勃发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新动力。“钢铁巨龙”运回来的也不只是各国的商品,还有一份沿线国家对于加强与中国合作,做大经贸蛋糕,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望和期盼。

风物长宜放眼量,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钢铁驼队”已经成为亚欧大陆上的亮丽风景,笔者坚信未来还会跑出互利共赢的加速度。(作者丨李仕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