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桥头堡丨非凡十年·变迁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陈骁鹏 通讯员 惠宣

2012年前,位于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的潼湖镇发展一度落后,当时这里的养猪产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2014年,随着潼湖生态智慧区挂牌,当地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发展建设步入快车道。截至目前,潼湖生态智慧区已引进项目超过130宗,计划总投资额约1130亿元,成为了惠州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桥头堡。

生态优势突出

从惠州市区出发,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达省内少有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潼湖湿地。

环境优美的潼湖湿地 凌小花 摄

潼湖湿地资源丰厚。据记载,潼湖为广东古湖泊,接纳周围小溪而成。潼湖湖区初时最大面积约有110平方公里。然而,以前这里曾有大批养猪场迁入,还有不少人挖砂采石、办砖厂,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

约在10年前,惠州开启了潼湖湿地整治工作,并不断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如今,潼湖流域主要河(湖)水质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相应水域的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码头、砂场等清理完成;非法养殖场回潮得到有效监管,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潼湖的“鱼米之乡”美誉又名副其实了。

“美!”自小在潼湖边长大的文化站老站长苏冠明,看着发生巨大变化的潼湖,忍不住赋诗一首——生态绿擎引,广东硅谷云;荷塘蜓点水,花海蜜耕鸣;湖浪迎白鹭,草茵送彩蝶;明天新貌展,美丽潼湖现。

区位优势显现

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潼湖的发展建设加速向前。2014年8月,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建设指挥部挂牌成立,同年12月起步区启动建设。2016年5月,潼湖生态智慧区上升为省发展战略平台,建设工作进入提速升级阶段。2018年8月,惠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建设方案》,潼湖生态智慧区国际合作产业园被确定为中韩(惠州)产业园核心区(起步区)。

如今的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构建了“生态为核、西扩南延、多园联动”的空间格局,坐拥惠州倾心打造“3+7”工业园区中的两大国家级园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中韩(惠州)产业园,被定义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合作平台、惠州市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的重点载体及合作平台,已成为惠州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桥头堡。

建设中的潼湖生态智慧区 钟泽民 摄

截至目前,潼湖生态智慧区已引进项目超过130宗,计划总投资额约113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超过2500亿元,税收约90亿元。其中,已供地产业项目94宗,82宗项目已全面动工。预计“十四五”末,智慧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2035年超过4000亿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