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科创板IPO过会 业绩持续下滑仍存风险

封面新闻记者熊英英

7月28日,科创板上市委2022年第64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四川百利恒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利天恒”)IPO申请获通过。在此之前,百利天恒曾向创业板递交上市申请,但最终未能成型。此次转战科创板,距离上市终于更近一步。

百利天恒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与营销一体化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公司最早以化学仿制药和中成药业务起家,2011年开始布局全球创新生物药领域。经过10年的积累,目前创新生物药板块已经颇具规模,拥有全球权益的核心创新生物药在研品种16个,但尚未产生销售收入。目前,其收入全部来自于化药制剂与中成药制剂业务板块。

从财报来看,2019年-2021年,百利天恒分别实现营收12.07亿元、10.13亿元、7.67亿元;扣除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2.07 万元、-2504.05 万元、-1.54亿元,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

公司称,业绩下滑主要系一方面公司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和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进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清单,而公司未中标导致相关产品丢失较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多款药品或因推广受限、或因门诊减少、亦或因使用受限,导致相关产品销量下滑。

一边是传统业务出现下滑,另一边创新药业务前景未知却还在拼命花钱。

招股书显示,公司重点化学药在研项目和创新生物药分别有24个和16个,随着各临床阶段研发项目的持续推进,公司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6.56亿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 21.74%。因化学仿制药和中成药制剂的盈利水平无法完全覆盖公司研发投入,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出现亏损。

从上市委现场问询问题来看,监管关注的重点同样也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同时,上市委也进一步要求公司按照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申请科创板上市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要求,在招股说明书中补充披露创新药研发未达预期及业务转型的相关风险。

截至目前,已有17家川企成功登陆科创板,其中6家为生物医药企业,百利天恒能否顺利成为第7家,封面新闻也将持续关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