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李七乾:让青铜文化“活”起来

本报讯(记者黄红立 许金安 通讯员葛高远 王站伟)

“青铜今古意,镜鉴兴衰事。”“栩栩莲鹤壶,清白多婀娜。”7月20日下午,伊川县白元镇常峪堡村,洛阳广发青铜器仿古工艺开发公司所属的洛阳青铜技艺博物馆,伴随编钟敲响的古乐《礼仪之邦》迎宾节目,迎来了伊川县乡村振兴观摩团的客人。

这里的演职人员都是平时仿制青铜器的工人,遇到接待或研学团参观学习,换上演出服就成了“演员”。

洛阳广发青铜器仿古工艺开发公司是一家集研究、设计、生产、博物馆展示于一体,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高仿真青铜器综合性制作企业。

“古铜张派”第五代传人、公司董事长李七乾说:“冰冷的青铜器皿有温度、有生命,让青铜文物会‘说话’,让青铜文化‘活’起来,是技艺传承人的使命!”

子承父业 匠心传承青铜

说起李七乾,必讲他的父亲李发京。

李发京,1938年生,1958年至1960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文物考古工作队工作,后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古铜张派”第三代传人高英,在青铜器修复、复制仿造、花纹断代辨别、模型设计制作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1987年,李发京因“农民身份问题”错失了进入北京大学文物修复专业任教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国家“政策”放开后,李发京重拾技艺,办起了家庭作坊,以仿制古代青铜器为业。

李七乾自小就对青铜工艺有浓厚兴趣,日复一日磨炼技艺,练就一手绝技。

凭借对青铜文化的热爱,李七乾以刀为笔,让每一块铜从“沉睡”到“苏醒”,“铸”入灵魂、赋予生命。他将“古代失蜡法”还原并进行创新,让枯燥乏味的青铜转身成为典藏历史、洗尽铅华的艺术品。

古老的工艺,在数千年前创造灿烂的青铜文明,千年后依然被人们沿用。“每一件铜器铸造工艺品都要经历制模、制壳、熔模、浇铸、成型、着色6个步骤、108道工艺,最终形成工艺品。”李七乾说,纯手工制作,每一件铜器都不一样。

30年匠心筑梦,目前公司有员工70余人,有完整的模型设计、制作成品、浇铸、上锈做旧等生产链,并注册了“铜钰缘”“东周礼乐”“小顽铜”等商标。

突破创新 展现青铜文化

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公司组建了设计研发团队,并与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新密雕塑学院等院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李七乾将古老技艺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件又一件富有个性、情感的作品。

李七乾的作品被国内百余家博物馆收藏或展出,他还为电影《孔子》《妖猫传》《琅琊榜》制作编钟和道具,作品在国内艺术品展览会上屡获大奖;2022年7月,在第二届中原艺术铸品展上,作品“鎏金长信宫灯”“妇好鸮尊”分获金奖、银奖。

“目前,公司正在制作一套‘曾侯乙编钟’。”李七乾说,这组编钟历时5年准备才开始制作,数次带团队到编钟的“祖籍”湖北随州,以及武汉、平顶山等地学习,集众家之长,成品由65个组件组成,高2.75米、长10米,预计耗资130多万元,这将是对公司团队的一次综合考验。编钟的特点是“定音”,即能与现代乐器一起演奏,“定音”编钟更宜被大众接受,未来可能进入博物馆、景区、大型古装演出剧场、庙宇等地。

李七乾说,“仿”本身就是继承和传承,如果没有突破创新,就不能更好地展现青铜文化。

以铜为媒 让青铜“活”起来

30年来,不管是工艺技术还是生产规范,“广发青铜器”在洛阳都首屈一指,公司的青铜器制作工艺被选入伊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七乾被评为县级非遗传承人;公司入选省铸造协会副会长单位,被河南科技大学等院校挂牌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李七乾仿古而不泥古,求新而不固新。为了让青铜仿古制品和技艺被更多人接受,传播青铜文化成了他的新使命。

“青铜器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李七乾说,青铜“活”起来才能“走”出去,要以不同形式激活青铜器文明密码。

2019年,他着手建设了洛阳青铜技艺博物馆,藏品达500多件,分仿古文物展示区、文艺表演区、体验互动区等,一件件祭器、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杂器等精美的青铜器诉说着青铜的历史和文化。

7月22日,“诗意青铜廉洁伊川”文化活动在洛阳青铜技艺博物馆举行。该博物馆每周都有游客和学生到访,来学习观摩、“触摸”青铜文化。青铜文化正在“活”起来、“火”起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