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刷屏!真能治好你的精神内耗?

本文专家:赵伟,医学博士,天津大学泰达医院主任医师

这几天,一则《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红遍互联网。

生活在乡村的二舅,天资聪颖,却因年少时生病“坏”了一条腿。但他自学木工手艺,用双手养活了母亲和养女。

图源:视频截图

很多人表示,二舅的坚韧给了自己努力生活的勇气,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

近几年,精神内耗越来越常见,虽然不痛不痒,但长期深陷其中,对身心都会带来巨大伤害。

精神内耗真不是矫情,是真的有问题……

精神内耗和生物、心理、人格等因素均有关,内向、敏感、神经质的人都容易出现精神内耗。

  • 心理冲突

人在面对2个相反的或者相互排斥的目标(情感、欲望等)时,就会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如果对这种动机不能整合和统一,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它是引起精神内耗的一个重要原因。

  • 大脑默认模式网络过于活跃

在静息状态下,大脑的运行模式称为默认模式网络。大脑闲来无事的时候会整理一下储存在大脑中的碎片化信息。默认模式网络活跃时,记忆中的各种负面思想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在执行某种任务的情况下,另一种网络——任务积极网络,就会抑制默认模式网络。默认模式网络活跃的人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也更多地考虑他人的感受。所以精神内耗的人在外人看来考虑问题往往很全面。

  • 不适当的恐惧

情绪内耗的人在接近目标时,会过度关注危险和代价,从而产生不适当的恐惧。这种恐惧进一步削弱了行动力,造成拖延。拖延到最后才开始行动,而且往往做不好这件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我怀疑、自信心降低等,这样行动力更加下降,产生了更大的恐惧,陷入一个负面循环。

精神内耗的6种表现,你中了哪条?

容易疲劳

大脑长时间处于“过度思虑”的状态,被各种负面想法包绕,会消耗体力和精力。所以即使每天做的事情并不多,也觉得疲惫不堪。

专注力下降

‍心里总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小人想专心工作或学习,各种杂念、烦恼(另一个小人)总是不由自主地冒出来分散注意力。

选择困难症

精神内耗的人在面对选择时特别痛苦,越到决策的时候越难受,会一直权衡利弊,耗费大量的精力。

拖延症

精神内耗的人考虑问题过于全面,遇到一件小事情(如第二天的出行等)也会反复思考,甚至会影响睡眠。由于想的过多,在靠近目标的时候,往往过度在意代价,所以经常望而却步或者半途而废。

缺乏自信

精神内耗让自己产生“无能”和“挫败感”,由于害怕失败,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最后陷入了拖延—自责—拖延的循环。

真正解决精神内耗的,还得是你自己

“二舅”身处逆境,仍不屈不挠、热爱生活的精神令我们感动。很多人周围可能都有一个“二舅”,但“二舅”也治不了精神内耗。以下方法有助于摆脱精神内耗。

1、不要过度思考

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但当脑海出现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想法时,用笔记本和笔写下来,不要去想。每天或每周留出一定的时间,打开笔记本,一个一个地审视这些消极的想法,一个一个地问:“是真的吗?”“有可能发生吗?”“我有办法处理这件事吗?”

一旦你把以上三个问题想清楚了,就划掉。通过这种方法不断强化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提高专注力

当我们不刻意用脑,不专注于一件事时,脑区中的默认模式网络就会变得活跃。这时大脑就容易涌现和反刍那些消极的想法,完全专注于你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正念训练等也可提高专注力。当我们专注的时候,会体验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带来的高效率。成功也会刺激大脑的奖赏系统产生愉悦感,形成一种正反馈。相反,当大脑被默认模式网络支配时,不仅会分心,还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负面的想法。

3、制定工作任务计划

根据计划来完成工作,利用闲暇时间可以思考下一个任务。这样默认模式网络就不会占上风,大脑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负面的情绪和想法。

4、付诸行动

如果不付诸行动,所有的想法都不可能实现。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把未知变成已知,把不确定变成确定。很多时候,只有行动了,你才会发现,之前的担心,焦虑都是不必要的。行动是克服自我怀疑和恐惧的第一步。

5、不断积累成功

对未知的恐惧源于认知的片面性和内心深处对损失和威胁的排斥。成功的经验可以消除恐惧。当你成功的次数越多,就越自信,就越不会精神内耗。

6、不要追求完美

不去过度否定自己,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看法。面对一地鸡毛的工作、生活,我们不仅留不住过去,也根本无法拥有未来。唯一能够把握的,或者只有当下,聚足勇气,全力以赴地活在当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