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名学员奉上视听盛宴,汉剧传承人培训班在湖大结业

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童星茹 邓子依

夜幕降临,沙湖之畔奏响汉调。7月26日晚,2022“汉剧传承人培训班”结业典礼暨汇报演出在湖北大学小礼堂举行,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培训,40名学员为在场观众奉上一场视听盛宴。

汇报演出现场

本次汇报演出共有《打花鼓》《四郎探母》《廉锦枫》《痴梦》《三岔⼝》等折子戏选段及声腔唱段表演和基本功展示,既述说母子情深,也演绎市井百态,曲调优美婉转,学员们功底扎实,引得台下观众喝彩连连。

此次“汉剧传承人培训班”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大学主办,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属于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2022年的研培项目。

从6月26日起,来自湖北各地共40名学员通过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践课程及采风研学的形式,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国戏曲史等基础理论课程,汉剧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传统艺术与新媒体传播、戏曲化妆人物造型等拓展课程,也聆听了汉剧国际级非遗传承人程彩萍关于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的精彩讲座,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及戏曲界各位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折子戏、戏曲发声方法及基本功的训练,从理论到技艺,从课堂到实践,取得了深入和有效的培训效果。

汇报演出现场

学员马振超今年17岁,在汇演《四郎探母》选段中饰演杨延辉(四郎)。“这次培训我很幸运地见到了汉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程良美老师,同时也接触到了汉剧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学到了不同的唱腔和细节。”马振超表示,这次培训收获满满,是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

负责这次汉剧传承人培训班的湖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周丽玲介绍,本次培训以提升传承人的整体文化艺术素养、戏曲技艺与知识基础、戏曲演出与创作的创新意识,传承传统优秀戏曲的能力为目标,有机结合基础课、拓展课和实践课,帮助非遗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

“在高校做了20多年的戏曲传播,我深知戏曲是需要受众的。”周丽玲表示,此次研培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平时很难接触戏曲的高校学子能借此机会理解戏曲,自发传承;同时,汉剧演员们进入高校培训,也是对传承人的重视。

培训班学员合影

据了解,戏曲类研培项目已经在湖北大学举办了三期,2018年的楚剧,2019年的荆州花鼓戏,学员从开始的平均年龄四五十岁到2022年最小的12岁,学员们越来越年轻,为戏曲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后期我们会持续跟踪学员动态,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关注戏曲传播,为戏曲传承出一份力。”周丽玲说。

(图片由通讯员邓子依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