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行劳动人事争议“听竹”工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鲁网7月29日讯(记者杜伟 李燕琦)7月29日上午,枣庄举行推行劳动人事争议“听竹”工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闻发布会。

  据枣庄人社局副局长王振介绍,自2021年开始,人社部门会同工会、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和工商联等部门在全市创新推行劳动人事争议“听竹”工程。“听竹”工程深入挖掘清代文学家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文化内涵和为民情怀,让职工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通过早听取、早沟通、早介入,最大限度地将争议化解在基层和企业内部,消灭在萌芽状态。

  2021年,全市首批选定53家乡镇(街道)和企业开展试点工,选树了全市首批10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今年以来,全市共通过协商调解方式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155件,调解成功率76.10%。

  在去年53家单位开展“听竹”工程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新选取100家乡镇(街道)和企业设立一站式“听竹”窗口,每个窗口配备不少于3人的“听竹专员”,做到标识、名称、程序、职责、行为和证书管理“六规范五上墙”。规范“听竹”工程理念目标、受理范围、工作流程等10项内容,统一《协商和解协议书》《调解申请书》《调解协议书》等8个常用文书,健全告知引导、调解处理、回访反馈等10余项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标准化运转。对于群众诉求,当日进行登记回复,做到接诉即办;压缩案件办理时限,3日内完成案件协商,10日内完成案件调解;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推动劳动人事争议案件高效化解。

  强化“三项机制”,坚持用“制”聚合力。首创全域受理协作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劳动人事争议全域受理新模式。当事人在枣庄市域范围内,可就近在任一仲裁服务窗口提交调解仲裁申请,如接收材料的仲裁机构没有管辖权,接收材料的仲裁机构可作为协作机构将申请材料移交至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实现就近办和跨域通办。推行立案登记制度,整合立案登记、组庭排庭、文书送达为“一件事”打包办,服务时限由法定5个工作日提速为即时办理。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建设。联合市总工会、企联/企协、工商联等成立“三方四家”联合调解中心,下设3家分中心,吸纳律师团队参与调解,成立2个品牌调解工作室。与市司法局联合制定《枣庄市基层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联动工作办法》,指导镇(街)人社所与司法部门联合设立调解中心、联调工作站。建立仲裁监察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仲裁和监察两种制度优势,在立案衔接、办案联动、人员融合、信息共享等方面研究制定19条细化措施,推动更加高效快捷处理矛盾纠纷。建立仲裁、监察、信访联合值班接待、联席会议和工作专班制度,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受理、分类转办、合力解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