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让女儿肾功能受损,却差点漏诊!孩子发烧一定要排查

发烧是孩子的常见疾病,但对儿科医生来说,要准确找出小宝宝发烧的原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来,发烧可能是唯一症状;二来,小宝宝不会表达,说不出哪里疼,哪里不舒服,儿科医生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经验来进行检查和诊断。

尿路感染就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尤其是反复的尿路感染,如果被忽略,有可能造成肾脏的永久性伤害,一定要尤其注意。

今天分享一个 1 岁女宝宝的故事,希望她的就诊经历能让大家有所参考。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以下是丁香妈妈 App 星球 @阿应应应 的自述:

我一直都很庆幸自己家闺女身体好,从出生到 8 个月,一直能吃能睡,身体倍儿棒,连感冒都没有过。

怎么也没想到,从一次发烧开始,童宝会反复尿路感染,甚至还查出肾功能损伤。

8 个月突发高烧

大便糊屁股导致尿路感染

2020 年 4 月 25 日

那是童宝第一次生病。

直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凌晨迷迷糊糊给童宝盖被子的时候,手不经意间碰到孩子,一下子被烫醒的瞬间。

急忙找出耳温枪一测,发现童宝已经高烧 39.3 ℃,连忙喂了退烧药,然后每 5 min 测一次体温。可童宝温度一直降不下来,状态也越来越不好,睡得特别不踏实。

在家观察了 1 个多小时,实在着急,索性带孩子去了离家最近的社区医院。

在社区医院急诊做了血常规和 C 反应蛋白检查,医生说是细菌感染,但白细胞比较高 ,感染有点严重,建议去儿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又紧急赶去儿童医院,医生一看检查单,说现在体温 > 38 ℃,白细胞计数远远 > 12 × 109 / L,已经脓毒血症,需要马上住院治疗

什么,脓毒血症?那瞬间,我的大脑仿佛突然停滞了,这个听起来特别可怕的疾病,一下子把我吓傻了。

队友急匆匆开始办理住院,我拿着手机一顿搜索,越搜越害怕。

网上说脓毒血症是身体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后,病原体进去血液循环,严重到一定程度后的疾病状态,它可能会进一步损害脏器,甚至引发功能异常,出现循环衰竭或者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后,死亡率很高。

这边还来不及整理害怕的心情,童宝就开始做各种检查,什么血常规五分类 + CRP、血培养、凝血常规、尿常规、乙肝两对半、生化全套、心肌三项等等,整整抽了好几管血

童宝从进入检查室就开始疯狂大哭,抽血的操作,对于妈妈来说实在太过残忍,即使现在也不敢回忆当时的画面,想起来就忍不住抹眼泪——因为胳膊和腿上血管太细,只能 3 个大人按着童宝,从脖子上抽血。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发烧中的孩子一通折腾后,嗓子哑了,目光也开始呆滞,无论怎么逗都没反应,心疼得我直掉眼泪。

焦急地等待检查结果,我开始回想这几天孩子的吃喝拉撒,你说孩子好好的,怎么会细菌感染呢,还感染得这么严重?一直以来我都护理得很注意,近期也没怎么出门呀。

猛然想起来,上周孩子有一天尿不湿里拉屎了,等我发现整个屁股已糊成一团,难道是捂的时间太久了?可孩子屁股也没有伤口?不至于细菌感染吧?

越想越焦虑,越想越紧张,越想越自责,眼泪管不住地往下掉。终于等到检查结果,医生告诉我:

找到病因了,孩子是因为尿路感染比较严重,已经出现了脓毒血症的症状,幸运的是现在及时确诊了,且刚发烧一天,用抗生素治疗之后,大概率就不会再进一步发展了。

我追问为什么会尿路感染,医生告诉我:女宝宝尿道短,容易感染,如果尿不湿排便后不及时清理,尿道口就可能被粪便感染。

哎,真是懊恼,因为自己的护理粗心,让童宝受这么大罪!

尤其是后续的抗生素静脉注射,童宝胳膊上、脚上血管太细,只能在头顶找血管。脖子上刚被扎针抽血,头顶上又要扎针输液,看着小小的人哭的撕心裂肺,我和奶奶也跟着心疼得掉眼泪。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一共在医院呆了 4 天,后面就回家口服抗生素了,童宝很快恢复健康。

10 个月再次尿路感染

直觉告诉我这病远没有结束

自打上次尿路感染后,就一直按照医生的叮嘱,在护理上很注意,每天都按点提醒童宝多喝水,多排尿,及时更换尿不湿,每天清洗童宝私处。

然而还是百密一疏。

2020 年 6 月 24 日

这天傍晚带娃出去散步,回来就发现童宝便便拉尿不湿了,尿道口糊的都是大便

我战战兢兢的一顿操作清洗擦干晾干,祈祷着千万别再尿路感染。

真是越怕啥越来啥,当天夜里童宝就开始高烧,我立马带孩子去医院,不出所料,又是尿路感染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接下来就是住院、抽血、各种检查,抗生素治疗。

几乎跟上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经历过一次住院流程的童宝这次乖多了,可能是知道哭也不管用,直接放弃挣扎。

看着小小的娃,手、脚、脑袋上全是针孔,当妈的心好像也被针扎了一样,无比自责和难过,一遍遍地思索:为什么自己没做好,又让孩子尿路感染了?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我问医生:这次尿路感染,是不是又是因为我们没及时更换尿不湿?

医生告诉我:不确定,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童宝现在是两次高烧,两次尿感,不排除有原发性输尿管反流的可能。

我继续追问:什么是原发性输尿管反流?

医生回答说:

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就是非病变性的输尿管畸形,正常情况下,尿液由肾脏制造出来,经输尿管流入膀胱,输尿管末端有防止反流的机制,就类似于输尿管末端是一个单向阀门,能够阻止尿液从膀胱反流到回输尿管。但如果那个单向阀门工作异常,尿液就能从膀胱反流到输尿管、肾脏

可以做一个膀胱尿道造影检查来确认下,但这个检查有辐射,还需要在小宝宝尿道中插入导尿管注入造影剂,可能比较难受,建议慎重考虑下。

尿路内部结构,图片来源:默沙东诊疗手册

在医院陪床的我完全睡不着,不停地查询这个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的相关信息,看到其他家长分享的经验,有宝宝插完尿管回家后又很快尿路感染,有宝宝检查时拒不配合导致失败等等。再一想这个检查有辐射,心里百般不是滋味,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使劲暗示自己:童宝肯定不会是输尿管反流,不需要做这个检查,我们之前泌尿系统 B 超压根没有问题,而且两次住院,主治医生也没主动要求做这个检查,童宝一定没事的,不需要做这个检查。

嗯,一定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尽管不停地暗示自己,但心里似乎还是有一个疙瘩,一直有个声音提醒我,童宝的尿路感染可能并没有结束

13 个月第三次尿路感染

医生说有可能肾功能损伤

经历第二次尿路感染后,我们全家都变得很谨慎,我甚至换了手机屏保,提醒自己查看童宝的尿不湿,魔怔的时候五分钟扒娃一次裤子看看有没有拉便便……

在这种近乎神经质的护理下,童宝安然度过了 3 个多月,直到害怕的事情再次发生。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2020 年 10 月 13 日

那天午睡醒来,童宝精神状态很差,奶奶摸了摸孩子额头,温度不对啊。

我的心直接提到了嗓子眼,颤抖地找耳温枪测温——飘红的 38.8 ℃。来不及想太多,果断收拾带娃去医院。

果然,意料之中第三次尿路感染!

这次医生让我们回家口服抗生素,用足 14 天后复查尿常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我想起医生第二次提到的原发性输尿管反流,觉得这样一直下去不是办法。

这次的尿路感染,毫无缘由,全家如此细心的护理,不大可能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我几乎认定是童宝身体的问题,想着一定要找到反复尿道感染的原因才行。

14 天后尿常规正常,我找医生开了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尽管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这个检查的恐怖程度还是超乎了我的想象。

整个检查没有麻药,是把一根细细的导尿管,生生插入童宝的尿道,全程靠我跟奶奶生生地按着。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用尽全身力气想要踢腿,想要摆动身体,眼神里全是惊恐,但我跟奶奶只能强忍着,强按着,控制着童宝不能动。

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 20 分钟,童宝把嗓子都哭喊哑了,我跟奶奶也不停地掉眼泪。

直到检查完好久,童宝都在恐惧中,不停地啜泣。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医生看了片子后,告诉我们:孩子左侧输尿管有反流,严重程度一共分为 5 级,现在处在 3~4 级。

因为之前有过 3 次高烧经历,建议再做一个肾静态显像检查,看看肾功能是否有损伤,如果左侧肾功能低于 30%,需要尽快安排手术,如果肾功能在 40% 以上,可进行保守治疗。

听到肾功能损伤和手术,我整个人都要麻掉了,眼泪大颗大颗地掉。

一刻不敢耽误,第二天一早便电话预约了核医学科的肾静态核素检查,医生通知感染控制好半个月以后再来。

肾功能受损

开始漫长的保守治疗

等待肾静态检查的日子,简直度日如年,无时无刻地担忧,疯狂地检索所有有关肾损伤和手术的信息,越看越自责,越焦虑。

输尿管反流会增加尿道感染的风险,长期可能导致肾脏瘢痕(一种不可逆的肾损伤),还可能让孩子生长发育缓慢、高血压甚至肾衰竭。

输尿管反流的程度分为 5 个等级,3~4 级的反流比较严重,代表尿液已经反流到肾里了,且泌尿道已经扩张。

膀胱输尿管反流示意图,从左到右,严重程度依次加重,一共分 5 个级别,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

如果在治疗中又患上泌尿道感染,或者两三岁后仍然没有好转迹象,就要考虑手术。

目前的手术方案,要不是把反流的输尿管周围切开,要不是把膀胱的横切面完全切开,想想就害怕。

为啥要让我的童宝得这种病呢?都怪我自己没给童宝好的基因,没把童宝照顾好,才让她要受这么大的罪。

终于等到检查的那一天,大概是老天不想让童宝多受检查的恐惧,那么嘈杂的环境,童宝居然睡着了,非常配合地做了 20 多分钟的检查。

医院肾静态检查的仪器,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中午带童宝吃完饭,就赶紧在核医学科门外焦虑地等待结果,医生一上班我就追了进去,医生告诉我:

孩子左肾功能轻度损伤,已经出现了瘢痕,应该是感染造成的。这个瘢痕没办法恢复,就像皮肤上的疤痕一样,虽然不可逆,但自愈后影响也不大。

现在是轻度损伤,没到动手术的地步,可以先保守治疗,有小概率自愈的可能。

听到医生的话,一时之间百感交集,鼻头酸酸的。有一些庆幸,起码当下不用做手术了;有一些难过,肾脏还是损伤了,还不可恢复;还有一些担忧,保守治疗能治好吗,会不会最后还得做手术?

就这样心情复杂地开启了漫长的保守治疗——每天小剂量服用抗生素,护理和之前一样,同时渐渐养成了每日规律排便的习惯,再没有发生大便糊屁股的情况。

如今童宝已经保守治疗了 21 个月,这期间再也没有尿路感染过,我们也按照医生的叮嘱一年复查一次肾静态检查——观察肾脏的情况,两年复查一次膀胱尿道造影检查——观察输尿管反流的情况。

庆幸的是,2021 年 11 月复查肾静态显像时,收到了第一个好消息:童宝左肾功能稳中有好转的表现

向左滑动看更多,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马上要去复查输尿管反流情况了,希望也能获得好消息,医生说如果输尿管反流 3 岁以后依然没有自愈,可能还是需要做手术,想想就紧张。

最后的最后,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能提醒所有的家长:

1. 一定要及时清理和更换宝宝的纸尿裤,尤其是女宝宝,尿道短,容易感染

2. 一定要注意宝宝私处的卫生和清洁,尤其要注意女宝宝的清洁方向,应该是从外阴的前部到后部,防止肛门的细菌进入阴道或尿道;

3. 日常给宝宝多喝水或奶,勤排尿,从小教育宝宝千万不要养成憋尿的习惯。

总之,希望每一个宝贝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 医生建议:反复尿道感染要积极寻找病因

尿路感染这个病在儿童中,发病率不低。有研究表明,2 岁以下的小宝宝,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约为 7%,女孩患病率大于男孩,但由于发热可能是唯一表现,小宝宝又无法反馈自己的感受,所以尿路感染很难被及时发现,容易被误诊

因此,当宝宝出现没有明显感染原因和症状的持续低烧,或者突发高烧 ≥ 39℃ 时,都要考虑尿路感染的可能,尤其是当宝宝持续喂养困难、呕吐、腹泻、血尿、脓尿、哭闹不止时,越早评估是否尿路感染越好。

更要警惕的是,反复的泌尿系感染会导致肾脏感染,如果肾脏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永久性受损

一旦确诊尿路感染,一定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

尤其是当孩子平时做好了多喝水、多排尿、注意个人卫生等事项,仍然出现反复尿道感染时,一定要积极寻找病因。有数据表明,在有发热性泌尿系感染的小儿中,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病率为 30%~45%。

膀胱输尿管反流存在一定的自愈率,但在自愈之前,孩子可能会频繁尿路感染,且有可能造成肾功能损伤,需要根据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严重程度进行干预,比如保持观察、服用预防性抗生素,或者做手术。

参考文献

[1] UpToDate,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病程

[2] Montini, Giovanni Tullus, Kjell Hewitt, Ian. (2011). Febril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5. 239-50. 10.1056/NEJMra1007755. 

本文专家

孙俊杰

审核专家

深圳市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卓扬佳

审核专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主治医师

策划制作

策划:林乙乙

监制:大力、阿童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