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二舅”!走进余杭这些迷人的古村落,寻找岁月留下的痕迹

最近,一个《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火了。作者“衣戈猜想”用11分钟的时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在小山村中的老人温暖而坚强的饱满人生。

“二舅”

不光光是“二舅”,古朴的乡村中总是蕴藏着看似平淡却又充满传奇的奇闻轶事。不妨就来余杭这些古村落走走,去听听说不完的古老故事,尝尝00如水如酒的乡愁。

走进鸬鸟山沟沟的茅塘古村落,几排白墙黛瓦的徽派老宅子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群山的环抱中。

斑驳的石壁,古朴的建筑,清新的空气,处处彰显着这座村落古老的历史,一下子将我们带到了云雾缠绕、溪水潺潺、炊烟袅袅的梦境之中。

这些宅子建筑年代最久的可以追溯到清代,最近的也是建造于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的房子。

茅塘不仅有老宅子可看,更有“浙北第一坡流”、亿万年前地壳运动留下的花岗岩流“千羊石”等自然景观可赏。

除秀丽风景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茅塘大放异彩。这里既有保存完好的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古私塾旧址,也有打年糕、酿土酒、磨豆腐、编草鞋、织竹篮等农村生活展示和体验。

塘埠村位于瓶窑镇的西北端,三面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古树参天,竹木葱郁,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优越,资源得天独厚,交通便捷,气候宜人。

古寺、古树、古道,古村落处处都能感受到一股古色古韵的气息。走在塘埠村的林间小道上,感受着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精灵般的竹之韵味,耳边似乎能听到竹之精灵们的欢歌笑语。

由石门出发,沿山而上,在参天大树的指引下走进有着千年历史的坛石寺。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让人感到一种心灵的宁静,闭上眼仿佛还能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访。

以上图自@小红书·岩小朵

塘埠村由石门、西坞、长岭和塘埠四个小村组成。竹与竹笋是塘埠村的最大特色,也是塘埠村的最大宝藏,放眼望去,成片成片的竹林在人们的手下欢快起舞。

图自@爱的白日梦

中泰街道南峰村的九曲岭上,有一座即将消失的村庄。村民在几年前几乎已经全村搬迁,如今这里已经是一个破败荒芜的“空壳村”。

图自@小红书·认识杭州

“空壳村”坐落在一座山的山顶,村子后面是大片的茶园,九曲岭上过去有百来户人家,五六百人。由于居住在山上生活不方便,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村民都已陆续离开。

空壳村的历史相当丰富。在古代,因为临近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洞霄宫,空壳村是香客与文人骚客到九峰再去洞霄宫朝香必经之路,也是宋高宗赵构的避暑行宫所在地,一时兴盛至极。

洞霄宫遗址

如今空壳村草木间的断壁残垣,也是不可多得的奇异景色。村口有两棵260年以上树龄的老银杏树,见证了村子的兴衰。石屋茅舍,青草野花,年代久远的台阶,都有着别样的韵味。

图自@小红书·11

西溪洪园一隅,称为“荆源访古”。“荆源”为当地的乡土地名,“访古”即追寻原生态之西溪。30幢江南古建筑和五常原有的一些历史建筑展示了五常原住民的生活状态,并传承了他们原有的历史人文。

荆源访古共有上百栋明清古建筑,都是从浙、皖、赣移建而来。这里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和原汁原味的文化风貌,充满着原生态文化的魅力。

从邬家湾停车场进入不远,一栋白墙、黑瓦、左右对称、马头墙高耸的徽派建筑便是有杭州最美书屋之称的鲍贝书屋,其前身是一间藏经阁。斑驳的马头墙、古老的木门以及别有韵味的小青瓦,在风和日丽的天空下,展示出独特的灵气。

图自@小红书·西贡

中泰乡白云村的一座山上,有个天井湾自然村,四周青山环抱,中间是块平地,就像一口很大的井,所以取名“天井湾”。

天井湾村落是个以楼姓氏族为主的民居古村落。据楼氏族谱记载,天井湾村落已有几百年人文历史,子嗣的繁衍已至二十六代孙。如今,村里越来越多的村民搬到山下去住了,老宅旧房留在村里,成了乡土建筑文化遗产。

除了天井湾,白云村内还有西坞里古村落。一条小路直通天井湾,另一条小横路直通东坞村庄,也有古代遗留下来木头结构建筑物,还有一棵千年老柏树。

村落选址山坳处,有小溪贯穿。村民沿溪而居,呈条状分布,村内分布古宅,这些古朴的宅子,虽然是一幅经历了风雨的沧桑模样,但却散发着别样的气质。

◆  ◆  ◆  ◆  ◆  

古老的乡村

宁静而美丽

有空来走走吧!

-end-

来源:余杭文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