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30岁高校学生心力衰竭,年轻人需要关注10大心脏病征兆

日期: 来源:科学网收集编辑:科学网
文|朱献东

在过去10年中,40岁以下人群的心脏病发作概率一直在增加。

然而,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心脏病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常见,但许多年轻人并不认为他们有患心脏病的风险。

对此专家表示,人们日常可以通过10项指标判断自己是否有心脏病风险。这对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提前解决心脏病风险因素很关键”。


不少年轻人忽视心脏病风险


症状持续恶化,他不得不去一家紧急护理机构求助。医疗人员检测后告诉他,他的血压和心率都高得危险。医学中心的心脏导管检查显示,他患有“Widow maker(黑寡妇)”心脏病,一条主要的动脉竟然全部堵塞。在医院期间,他中风了三次,并被诊断为心力衰竭。

“之前我只以为患心脏病的人都是年纪大、喝酒抽烟、体重比我重得多的人,直到自己遭遇了以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康复真的很艰难,我现在愿意做医生建议我的任何事情。”康威说。

每年2月是美国心脏月。近日,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委托开展了一项新的全国调查,调查发现尽管心脏病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常见,但许多年轻人并不认为他们有患心脏病的风险。

这项在线调查主要针对2000多名18岁及以上的美国人,结果发现,年龄在45岁以下的人群中,有47%认为自己没有患心脏病的风险。46%的35岁以下成年人表示,他们不认为高血压对他们的健康构成风险。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心脏病。

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预防心脏病学和女性心血管健康主任梅塔表示:“这样的现象非常令人担忧,年轻人并不觉得自己有患心脏病的风险,认为心脏病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40岁以下人群的心脏病发作概率一直在增加。

梅塔说:“在年轻的时候提前解决心脏病风险因素很重要,因为如果更早的治疗疾病,可以减缓心脏病的进展或发生。”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梅塔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不适,不要等到明天再看情况是否有好转,我们要做的是立即寻求医疗救助,让医疗人员来判断是否心脏病发作。在心脏病发作或中风时,每一秒都很重要,甚至都不应该自己开车去医院,叫一辆救护车,这样就可以立即开始救生服务。”


10项清单判断自己是否有心脏病风险


1.感到胸部有压力或是心脏紧绷、心室血液充盈。

2.对胸部中央持续数分钟的挤压,有感觉到疼痛或不适,甚至疼痛感会辐射到肩部、颈部、手臂或下巴。

3.胸痛加剧或休息后仍未缓解。

4.当自身出汗时会感到胸痛。

5.平时会有晕厥或头晕现象。

6.呼吸急促(气促)。

7.消化不良,恶心或呕吐。

8.无法解释的虚弱或疲劳。

9.皮肤冰凉并且潮湿。

10.脸色苍白。

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生命8要素”,是改善和保持心血管健康的关键保证,这些因素包括:运动、充足睡眠、健康饮食、戒烟包括电子烟、保持健康体重,并将血压、胆固醇和血糖值保持在健康范围内。

梅塔强调,“日常进行年度健康体检对预防和管理健康状况十分重要,医生会筛查高血压等警告信号,并做血液检查来跟踪你的胆固醇,评估你患糖尿病的风险,并筛查某些癌症和其他疾病,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身体上的变化都可以被标记出来。”

参考链接:
https://wexnermedical.osu.edu/mediaroom/pressreleaselisting/heart-survey-2023?amp
编辑 | 方圆
排版 | 志海
合作事宜:[email protected]
投稿事宜:[email protected]

相关阅读

  • 可能会遗传,有痛风家族史患痛风的风险增加近1.5倍

  • 科幻网2月15日讯(徐名扬) 据生命时报报道,近日,韩国一个研究团队从韩国国家健康保险数据库中抽取了552万人的数据信息,分析发现,痛风不仅偏爱男性,还可能遗传,有痛风家族史的人,患痛
  • 新冠疫情还会再来一波吗?专家解答

  •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表示,从国外的很多地方来看新冠疫情没有那么容易消失,往往是一波疫情之后,过两三个月就又来一次小的疫情,甚至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外交部:采取反制措施!

  • 2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汪文斌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民用无人飞艇误入美国领空完全是一起由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偶发事件,中方已多次向美方说明情况,然而美方
  • 上岸帖!“考研查分空窗期”这样度过!

  • 2023考研初试成绩即将公布这段“考研查分空窗期”你可以做些什么考研初试成绩公布重点关注这些事考虑差额复试比,预估成绩提前规划复试如何准备找工作、留学和二战要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