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苏州这名小学生的暑假,有意思~

 

“当我看着废弃材料

变成漂亮且有用的筐子,

心里会生长出浓浓的自豪和成就感。”

暑假期间,

苏州一名10岁的小学生

江夏予远离城市,

回到安徽黄山小县城的爷爷家,

依山傍水过上了

《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生活,

化身“小李子柒”,

砌墙、编筐、捕鱼、踩缝纫机......

在玩乐中学习手工技能,

变废为宝,

在生活中体会劳动教育的魅力。


“爷爷奶奶老家位于安徽黄山祁门县,是个依山傍水、山川秀丽的小县城,每年寒暑假,我都能来这里找到很多乐子!”

江夏予是新城花园小学4年级3班的一名小学生,每年的寒暑假,去农村体验乡村生活成了江夏予的必备行程。

跟着爷爷学习和水泥砌墙,收集废料编筐,夏天下河撒网捕鱼,冬天上山挖冬笋,还能跟着奶奶学习使用缝纫机制作衣服书包......乡间地头,都能看到一位小娃娃忙碌的身影。


乡间的生活对于江夏予来说新鲜且快乐,跟着爷爷学习手艺活也成了他每年假期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收集家具、建筑材料外包装的塑料包装袋,用特殊的设备切割,然后慢慢围着筐底向上编织,随着包装袋“翩翩起舞”,筐子也逐渐成型。

由于切割工具比较锋利且复杂,需要爷爷和小江一起配合,一头进料,一头出料。

小江同学在爷爷的带领下,帮助给轮子加速,提供动力,再慢慢学习上手操作。经过爷爷娴熟的动作和操作,让原本废弃的“垃圾”焕然一新,成了漂亮且有用的编织筐。


“在我看来,我的爷爷奶奶会用垃圾创作奇迹!”江夏予告诉看苏州记者,在不断地熟练编织技术中,他现在编织一个小号的筐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他心情无比舒畅快乐,所有的烦恼都被消除了。

“看着一个个‘垃圾包装带’变成漂亮的又有用的筐子,我从心里生长出了浓浓的成就感,因为编织所用的原材料是废弃的物品,再次回收利用起来,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节约资源,对于社会也是一种贡献。”


“我很喜欢农村,在这里我可以体验不一样的事情,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学到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江夏予说到。

据了解,今年四年级的小江同学一直都是个狂热的手工爱好者,不仅喜欢拼乐高,操作无人机,在日常生活中还很喜爱用一些废弃材料去发明创造,他会试着用粮油桶做鱼缸,设计成太阳能控制的器材。


“我是个很佛系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成绩没有过高的要求。对我来说孩子成长的过程非常重要,需要让他尽可能地去接触可触碰的、感兴趣的、能够打开视野的东西。”

江夏予的妈妈表示,她和小江同学的爸爸都在外企工作,平时就特别鼓励孩子亲近大自然、接触原生态,注重孩子心理和文明素质方面的培养。


“在我们看来,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需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然后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自由发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