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王 干出自信(二)南昌高铁东站工程建设纪实

重大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支撑,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记录全市上下落实强省会战略、实现“两个大幅提升”、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致敬自信、发奋、齐心的南昌精神,7月31日起,我台推出“南昌市重大重点项目系列微纪录片”。今天播出《项目为王 干出自信(二)南昌高铁东站工程建设纪实》。

清晨5点,夜色褪去,第二批接班的施工人员在此“会战”。

南昌高铁东站工程项目经理吴超:“不管再怎么着急,工序上质量要保证。尤其是防水这一块的搭接,你看这个桩头的处理,一定要把它处理好。我们再图快,再抢这个速度,也要保证质量。晚上打,提前占好机位,看看泵车的点怎么选,还有注意安全。你再放不下,你的安全得保证,这龙口也是东一块西一块,东弄弄西弄弄,肯定是不行的。”

项目经理吴超10年前带领着团队用了3年,完成南昌西站建设。十年后,同样一支队伍,同样是高铁站的建设,他们想“战”出“南昌速度”。

要用两年完成整个工期,我们来说说,这事儿有多难?在时间上,全国相同体量的高铁站中,哈尔滨高铁站、青岛西站 、成都站、林芝站均由中铁建工完成,平均用时3到5年。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南昌东站的工期将缩短一半,这意味吴超必须在团队管理及技术上进行“革命”。

南昌高铁东站工程项目经理吴超:“我看你们钢柱也没有拉过来啊?你在跟我开玩笑呢,到今天还没有动。我不知道你们在干嘛!”

施工现场南区的一根钢结构柱子没有准时吊起,电焊环节人手短缺,这样的问题还是第一次出现,施工程序环环相扣,要保证工程有质、有量,就必须保证不在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

中铁建工南昌高铁东站项目党支书记:“大嗓门,他(吴超)在东边说话,我们在西边也听得见他的大嗓门,我办公室在他隔壁,一天吵得我脑袋疼。但是我们说建设南昌东站,这么大体量的项目,需要这样的一个人。”

早上7:40到晚上11:30,吴超的大嗓门从项目部办公室 、走廊、会议室、到施工现场穿插式出现。施工现场婆婆妈妈保证安全和质量,建造工序上他强硬严苛保证质量和速度。

2022年2月21日,南昌东站“破土开工”,项目经理吴超带领着施工团队,建成后它将成为江西省最大的高铁站。120台机械设备、150名工程管理人员、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施工者,每天在这里轮番上阵。高峰期这里将迎来3000多人一起作业的场景,平均每天有1000吨钢材、210吨盘扣 、6900㎡模板,从全国各地运送到这里。

建设南昌高铁西站时吴超还是项目副经理,如今,他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吴超说对标10年前,在劳动力及从施工技术上,单单一项优化基坑支护形式,他就可以节约一个月的工期,10项新技术、15项自主创新技术应用其中,破解了施工过程中的很多难题。

吴超的老搭档劳务组负责人老方,10年前跟吴超一起建设南昌西站。10年后,听说南昌要建设高铁东站,他带了近600人来南昌支援吴超。

南昌高铁东站工程项目经理吴超:“我们的管理理念、技术都在更新。同时这十年,南昌地方的建设也在变化,十年前建设南昌西的时候红谷滩都看不到人。”

为了保障混凝土柱拆模后的观感质量,老方今天用了一个土办法,把菜籽油涂抹在了钢板上。有问题,这些被晒得黝黑的汉子们,总能想到办法。

当晚6点,电焊师傅整整齐齐开工。7点,施工现场的照明灯准时亮起。晚上11点,没有及时到位的钢柱被准时吊起。这一夜机器24小时未停,吴超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他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