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在上海入团,《可爱的中国》手稿也在上海首版,这场新展展现方志敏烈士与上海的不解之缘

9.jpg

100年前的今天,方志敏在上海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今天,“可爱的中国──共和国英烈方志敏特展”于中共四大纪念馆正式开幕,方志敏烈士百年前亲笔填写的《团员调查表》等文献史料首次在上海公开展出。

“方志敏与上海的不解之缘,是上海革命史上的光彩一页,丰富了上海的红色文化。”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方志敏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奋斗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以方志敏烈士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崇高政治品格,流淌着伟大建党精神的血液。方志敏曾三次来到上海,不仅在上海加入了青年团,在著作《可爱的中国》中记述了上海如何促使他走上革命道路。同时,上海又是白色恐怖下长期秘密保存其手稿《可爱的中国》等的地方,并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出版其著作的城市。

本次展览由上海、江西两地联合举办,分为“探索拯救中国道路──从爱国学生到职业革命家”“唤起工农千百万──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血染东南半壁红──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建者”“终将热血化英魂──坚贞不屈、以身殉志”“崇高品格永垂青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等五个部分。展览通过200余张历史图片,以及方志敏狱中手稿影印件、《团员调查表》以及《先驱》《救国时报》《民族解放先驱方志敏》等16份文献档案,展现了方志敏烈士短暂而光辉一生。

方志敏为何会在上海入团?

9.jpg

10.jpg

在展览现场,方志敏曾孙方瀚辉进行导览,介绍了曾祖父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1922年6月,还在九江南伟烈学校读书的方志敏得知,家中已无力筹措他的学费,“正当精神苦闷的时候,忽接到上海一个朋友寄来一份《先驱》报”。《先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的机关报,当时他收到的正是当年5月在上海出版的《先驱》第8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大会号》。方志敏“看过一遍之后,非常佩服它的政治主张”,决定“加入S.Y.”。尽管当时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已在全国18个省市建立了团组织,但迫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江西党团组织都未建立。因此,方志敏决定提前结束学校生活,到上海寻找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当年7月,方志敏第一次来到上海,并逗留了近两个月。他结识了赣籍共产党人赵醒侬,并在引荐下认识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执委俞秀松。之后,他一有时间就去《先驱》编辑部,与年纪相仿的青年团第一任书记施存统,以及蔡和森、高君宇等马克思主义先行者成为朋友。

8.jpg

8月2日,方志敏在赵醒侬、俞秀松的介绍下,正式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填写了含有17个栏目的《团员调查表》。如今,这份泛黄的文件页上,蓝黑墨水笔迹仍很清晰。在关于信仰一栏,他填写的是“马克司主义”;在评述社会主义现状一栏,他写道“对于现在的社会,是深恶而痛恨的,除了革命,再无他想”。之后,在8月29日方志敏带着创办播种马克思主义的南昌文化书社的任务返回南昌,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23年1月20日,以方志敏、赵醒侬等七人为发起人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在南昌文化书社成立,江西革命运动由此进入了新阶段。

“每每讲起曾祖父的这段历史,我都感觉充满了力量,这就是一个热血青年在党组织的引导下,为全人类的解放奋斗终生的故事。”方瀚辉说。

1956年,中央档案馆从苏联接收了一批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档案,其中就包括方志敏等人的《团员调查表》。而此次特展,也是这份研究方志敏生平与思想的重要资料首次于上海展出。看完这份史料后,即将升初三的上海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学生小杜说,这激发了他更强的入团意愿,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继承先烈意志,为建设更美好的中国奋斗。

“正是在上海,方志敏开启了新的人生道路。”江西省相关研究者认为,方志敏烈士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位有着广泛影响的人民英雄。而这一切,都是从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的。方志敏在狱中写的《可爱的中国》,表达了对党、对革命事业和祖国母亲的真挚情感,这份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情感,在他的《团员调查表》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表述。因此,在建团100周年的今年,在本次特展上展出这份《团员调查表》,意义深远。

《可爱的中国》等狱中文稿如何传出并在上海保存出版?

11.jpg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开幕式上,中共四大纪念馆“小红花”志愿讲解员们与20名江西青年代表通过网络连线齐诵《可爱的中国》,青春童真又充满力量。在此次展览中,1954年版影印本《可爱的中国》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本由当年上海出版公司出版的文集,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方志敏遗著。

1935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方志敏身陷囹圄,8月6日英勇就义。在这6个多月中,他陆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我们临死以前的话》等10多篇约13万余字的文稿。

那么,他的狱中文稿是如何传出的?据方瀚辉介绍,方志敏曾委托多人帮他将文稿带出,其中可考证成功的有两次:一次是由热血青年、看守兵高家骏请其女友程全昭带到上海转送中共中央;另一次是由其狱友、国民党高官胡逸民送至上海,几经辗转成功送达党组织,从而得以保存下来,这其中就包括《可爱的中国》手稿。

7.jpg

方志敏牺牲后的第二年秋天,胡逸民保释后来到上海,辗转找到了全国救国联合会创办人章乃器的夫人胡子婴。但不久法租界捕房就将章乃器传去,在征得宋庆龄同意后,胡子婴立刻委托中共党员、章乃器弟弟章秋阳将方志敏文稿连夜送至宋庆龄处。后宋庆龄将文稿转交给从延安来的冯雪峰,冯雪峰遵中共中央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潘汉年之嘱,委托文化人谢澹如保存。

1939年,谢澹如以霞社名义出版《方志敏自传》,首次刊印《清贫》《可爱的中国》。1940年,在霞社本基础上,方志敏遗著《可爱的中国》《清贫》《在狱致全体同志书》《我们临死以前的话》和有关纪念文章结集成《民族解放先驱方志敏》一书,由上海史社再版。这两本书是国内最早出版方志敏部分狱中文稿的合订本。上海解放后,谢澹如将保存的方志敏手稿完整无损地交给了组织。1951年,方志敏遗著手稿由上海出版公司影印出版,书名为《可爱的中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方志敏遗著,也是方志敏手迹首次面世。

6.jpg

开幕式现场,俞秀松烈士后人俞敏、方志敏后人方瀚辉向共青团虹口区委员会、中共四大纪念馆赠送了《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狱中手稿》影印本。这本书由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2015年由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目前所知全部方志敏狱中手稿,共13万余字。

本次展览为期1个月。


  作者:单颖文

       摄影:叶辰亮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