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红心永向党

曾经,他们是军人,是人民子弟兵,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党的一声“支持地方发展”号令,他们脱下军装,换上工装,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孜孜付出。离退休后,党和国家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让他们幸福地安享晚年,然而他们卸任不离任、离岗不离党,保持钻研学习争先进,投身志愿公益服务建新功,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发挥“人民需要、军人当先”的作用,老有所为、余热生辉,是社区里称职的当家人、忠实的贴心人、可爱的文化人。

  心系社区  做称职的当家人

在位于都匀市小围寨的贵州剑江化肥厂社区,每次大大小小的会议上,总是一番“热闹”场景。“虽然离退休了,但老干部们始终关心关注社区的稳定和发展,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每次开会都积极建言献策,会议经常一开就停不下来。”贵州剑江化肥厂社区河西家属区离休支部有关负责人说,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抓好社区建设上,老干部们发挥了重要作用。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在社区里,离休老干部轩云凤,曾在1946年获战斗英雄二等奖、1947年羊山战役荣立三等功等。离休后,他经常带领大家一起清扫、整理楼道,动员其他老干部在社区里植树种草、修理花坛,使社区保持整洁美丽。

“作为党员、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都应该传承和发扬好党的伟大精神,传播正能量,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如轩云凤所说,他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身边人中去,乐于助人、积极向上,从身边小事做起,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温暖人心进而凝聚力量。

与轩云凤一样,军转干部李锦章一直高度关心关注社区的工作,社区的其他老同志都说,“有什么问题,只要找到他就解决了一半。”因此,社区里不管下水道堵、水管损坏还是灯泡不亮,大家都会找他,甚至邻里间闹了矛盾也要让他评判解决。

“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好了,我只能在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做点什么,奉献微薄之力。”秉着这样的想法,李锦章一直在维护社区秩序上出谋划策,继续发扬部队养成的“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心系群众  做忠实的贴心人

贵州剑江化肥厂社区坐落在都匀南部城郊,大多数老同志的子女都不在身边,精神上难免有孤独感,需要时常陪伴照顾。因此,离休干部万祥鹿主动扛起职责,时常看望慰问其他老同志。

今年已88岁高龄的离休干部万祥鹿,还担任着离休党支部宣传委员,如无身体等特殊原因,支部的每次会议、每个活动他都会到场参加,还会送新政策、工作部署、书籍文件等“上门”,让其他老同志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动向。

在社区里,大家都知道万祥鹿是一位关心群众、乐于为社会办好事的人。走访孤寡老人、困难户时,他都会主动捐款。他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理应为国家,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保持先进  做可爱的文化人

退休不褪色,学习无止境。在社区,还能见到老同志们认真学习的劲头与毅力,在这群“可爱的人”里,离休干部宋明训总是被大家称为行走的“书籍”。

离休以来,宋明训对学习的热情未减反增,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严格。一直以来,他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关心时事政治,关注国家发展,读书看报、社会热点、新的政策一样不落。他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得来的,我们应该饮水思源感党恩,坚定信念跟党走。”

因为扎实的知识积累,早些年,宋明训一个人包下了离休党支部的黑板报。“黑板报一月出一次,宋老都会提前从书籍、报刊上搜集好资料,所以他的板报一出,都会有很多人围着看。”贵州剑江化肥厂社区河西家属区离休支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宋明训家的书柜里,堆满了书籍报刊,翻开他一本本厚厚的笔记本,写满了他的学习心得与总结计划。他经常学习中央、省、州重要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每天阅读《中国老年报》《黔南日报》等。有什么新政策,他都自己先“吃透了”以后再向社区其他老同志做宣传解释。热爱唱歌的他,更是经常带着社区里队员跟着他一起唱着歌、哼着调,丰富大家的文化娱乐生活,让大家老有所乐。

通过钻研学习坚持提高自身修养,思想常新、理论永存,以学找乐,以乐促学,宋明训始终保持了军人的风采,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