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山东|滨州:无棣县喜迎党的二十大 非遗展播促传承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顺利召开,无棣县文化馆举办了“喜迎党的二十大 非遗展播促传承”主题活动。通过公众号等媒介展演展播如《塘坊糕点制造技艺》、《鲁绣(绒绣)》等30项非遗项目。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通过加强对无棣县的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

《宗王拳》--赵子辉

宗王拳系水湾镇宗王庄村所独有的体育竞技项目,迄今为止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其流传推广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体育艺术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艺术表现形式。该项目是有该村历代老拳师多年创作而得,在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期间中断,在八十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特别是在每逢节庆或操办喜事,以武术为载体,对练、对打等,可谓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形成一道独特得风景。

武术表演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表演形式,表演时有三人对练、对打,配合必须协调默契,整齐划一,在锣鼓的映衬下,显得颇为壮观。武术在该村有很高的人气,传统套路有长拳、八极、功力、开锤等十几个套路,器械有六合刀、开山棍等十五个套路,经过演变,该村形成了独特的套路,从而更具有实用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代宗师李玉峰大胆改革,将村中八极拳、六合枪融为一体,根据八极拳六合枪的技击原理。反复演练推敲,脱枪为拳,创立八极六合一门,当时八极六合拳已具雏形,沧州平原一带常有武术高手前来学艺,第一面印有宗王庄武术团的大旗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二代宗师赵振山,李福连特别注重武术的实战性和攻击性,结合擒拿,摔跤等技艺,将七十二门劈枪术贯穿始终,使八极六合拳内容丰富,独树一帜,极具实战意义,赵振山赴利津东营一带教拳多年。

三代宗师赵玉普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十七岁武功大成,一拳打过门,精通八极六合及擒拿功夫,三十岁左右游历滨州各地,五十岁左右授拳于江苏、安徽、天津、滨州、各地多年,为八极六合拳的推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使八极六合拳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晚年在本县庆云教拳、弟子众多。1997年,宗王庄代表无棣县参加滨州市迎香港回归纪念大赛,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八极六合拳爆发力强,实战性突出,沾连粘随,刁打缠拿,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特别是近身擒拿别具风格,小缠丝既稳又狠有断臂折骨之功力。

久练八极六合拳不但能强身健体,增强肌肉骨骼之劲力,而且大可御敌,小可防身,近者刁打缠拿,远者抽身长势,特别适合青少年习练,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极具意义,老年人常练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