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文明海淀 | 用足绣花功夫,绘就城市管理“幸福画卷”

漫步在北太平庄街道的街头

只见墙面、路面愈发平整

环境更加整洁

机动车、单车停放更加有序

……

这些变化

正是北太平庄街道

城市精细化治理“绣花功夫”的力量体现 

一直以来,北太平庄街道坚持精细化、常态化,以“铁杵磨针”的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改善地区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舒心。

用心用情 打造优美生活环境

“现在的环境好了不少。”附近居民孙大妈和记者介绍,“过去这个草坪老有一些不自觉的人,往里面扔垃圾,还有小孩儿不懂事,在里面又是折树枝又是捉迷藏。好好的小树都被他们折腾得七扭八歪,看着让人心里别扭。后来街道下功夫对环境进行了治理,碰见小孩子在草坪玩耍时,也会有工作人员过来对孩子进行认真劝导,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记者来到北太平庄街道,沿街的绿地草坪,一派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模样。不仅没有脏乱的垃圾,低矮的灌木丛和小树也昂首挺胸,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原有保洁力量的基础上,北太平庄街道特意安排了专人,在辖区主要交通路口以及重点点位进行巡逻,对于发现的路面脏污等环境卫生问题,做到快速响应、动态清理,力求地区环境时时整洁。”北太平庄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石瑞敏告诉记者。 

继续向前走,记者来到了文慧园21号院,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雨水篦子进行清掏,确保汛期排水设施安全有效地运行。 

治理前与治理后

“刚下过雨,雨篦子里面又冲进去了一些垃圾和杂物,我们清理干净,防止堵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清理雨篦子处的垃圾不仅仅是出于美观考虑,近日雨水多,一旦突降暴雨,垃圾堵塞会影响排水功能,成为夏日汛期的安全隐患。”记者了解到,由于文慧园21号院是北太平庄街道辖区内的低洼院落之一,经常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为避免安全隐患,北太平庄街道通过采取社区内及周边的雨篦子、疏通排水管线、加装水泵、外接排水管、在坡道上放置沙袋、安装挡水板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低洼院落的防汛能力。 

走出文慧园21号院,记者又来到了红联村社区,恰巧看到社区正在进行蚊虫消杀工作。只见工作人员背着大桶的药水,手持喷枪,正在对垃圾桶站、下水井喷洒药水。“垃圾桶站、下水井这些地方,属于蚊虫的滞留区域,所以采取喷洒药水的方式会比较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绿化带等区域,我们会采取投放灭蚊的固体药物的形式,因地制宜进行蚊虫消杀。” 

治理中

正在小区内乘凉的万大爷告诉记者,“垃圾桶那边经常有一片一片的蚊虫,后来社区做了好几次消杀工作,环境好多了,大家伙儿也更愿意在院子里乘凉了。”

以人为本 细节之处精准发力

“之前总有人图省事儿把车停在行人便道上,把路占住了我们都没地方走,还需要走机动车道。”提起乱停车问题,居民李先生有一肚子的苦水,“小区里还有些上下学背着书包的孩子,走机动车道多危险。” 

“共享单车乱停也是问题。”居民张先生对于占道问题同样深有感触,“便道上停满了共享单车,有时候还会停到机动车道上,甚至还有停在护栏边上的,路都被堵死了。无论是机动车还是行人,都不方便。” 

北太平庄街道人口密度大,老旧小区多,存在机动车停车,共享单车停放的需求较高的情况。同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不少道路的宽度相对狭窄,一旦有了违规停放,让本就不宽敞的道路雪上加霜,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 

治理前与治理后

治理前与治理后

面对辖区居民们的诉求,北太平庄街道迅速响应,针对快递沿街分拣、无照游商占道经营等问题,进一步加强街面管理。“为此,我们安排了执法人员定点值守、错时巡查,严厉打击无照游商并随时维护车辆停放秩序,确保辖区道路畅通,居民出行安全。”北太平庄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我们也加强相关宣传,提升居民规范车辆停放的意识。” 

在街道和执法人员的努力及辖区居民的配合下,北太平庄街道机动车、共享单车的违规停放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现在走起来安全多了。”一位背着书包的小朋友告诉记者,“过去人行便道上有好多自行车,我要不就从里面钻过去,要不就要和汽车走同一条路,每次回家都很害怕。现在我可以正常地走在便道上了。” 

治理前与治理后

同时,面对老旧道路出现的一些路面破损、台阶破损等问题,北太平庄街道积极寻求整治方式,力求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出行体验。“之前这边的台阶缺了一条。”居民王女士向记者展示自己之前拍的照片,“你看现在,这块破损的地方都已经修补好了。”

“在保证辖区卫生整洁的前提下,街道加大对环境的优化力度。通过修复破损墙面、路面、台阶等一系列方法,打造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街道环境,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北太平庄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浩告诉记者。 

接下来,北太平庄街道还将持续开展城市精细化治理工作,在实践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形成环境优美的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宜业宜居的北太家园。

记者手记

做好点滴小事,提升居住体验

修补破损的台阶、摆放好乱停的共享单车、清理草坪的垃圾……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这一件件小事,恰恰是文明在细枝末节的体现。改变了每一个小点,聚少成多,同样能让居民的居住体验上升一个大台阶,让辖区居民体会到“文明”的美好。

记者:郭思岐

编辑:罗雨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