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攀登者说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成长出品

在人大,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心怀天地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用勇气攀过崇山峻岭

用毅力跨越江河湖海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自游人协会

成功登顶海拔6410米的金银山

将人大人青春的身影镌刻在

高原雪山上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攀登者们怎么说?


2022年7月4日上午11时31分至12时30分,中国人民大学自游人协会登山队成功登顶海拔6410米的金银山,总计登顶11人。这是中国高校学生社团首次登顶金银山。本次攀登的金银山属于进阶技术型雪山。位于贡嘎山区的金银山,夏季气候多变,冰川活跃,有碎石坡、冰坡、冰裂缝、冰壁、亮冰、雪坡等各种复杂路段;并且海拔落差较大,从入山起点开始,一直到山顶,垂直落差超过3700米

(成功登顶)

(在金银山下集合)

登山过程

6月29日

登山队全员徒步从子干沟口到BC大本营。海拔2700米至3800米,爬升1100米,路程7千米。

6月30日

由于天气原因,全员在海拔3800米的大本营进行海拔适应。

7月1日

全员徒步从BC大本营到C1营地。海拔3800米至4900米,爬升1100米,路程4.5千米。抵达C1后,2名队员因身体原因选择下撤。

(BC登C1途中)

7月2日

大部队重装徒步从C1营地到C2营地,海拔4900米至5500米,爬升600米,路程2.5公里,途经碎石坡、冰裂缝区。抵达C2后,6名队员因身体原因选择下撤。

7月3日

大部队重装徒步从C2营地到C3营地。海拔5500米至6100米,爬升600米,路程1.5公里,依次途经缓雪坡、龟背雪坡、冰裂缝区,最后在主峰与卫峰相连的鞍部缓平台上建立C3营地。

7月4日

2名队员因身体原因放弃冲顶、留守营地。其余队员早上8点27分出发,冲顶金银山。当日上午11点24分至12点20分,共11名队员登顶。并在下午18点全体撤回C2营地。

(成功登顶)

7月5日

休整撤营后,全体队员于晚22点40分全体安全回到草科。

成功登顶

离不开辛勤锻炼与精心筹备

离不开身边伙伴的相互鼓励

更离不开身后的坚强支持

听他们分享登顶故事!

坚持

(力量训练)

从C1上C2的那天,夜路单调枯燥,没有尽头。互相鼓劲的“加油”从斗志昂扬的呐喊,过渡为烦躁的咆哮,再到力竭时的软绵绵语气,但好在始终持续。小高(高铎源)跟我说:“你就数180步,咱们就到了。”我知道180步到不了,但只要多数几趟,总会到的。

大自然有很多不可抗力因素,我们其实并没有办法克服,比如雨季下雨、山顶大风、暴雪等等。我们能做的是趁着天气合适,做最正确的事情,比如冲顶,比如下撤。我想感谢金银山接纳了我们,感谢自然接纳了人类。

(聂劲书在金银山下山途中)

我自己携带了较多的摄影器材,所以包很重,C1到C2的途中,我的登山包有50斤左右,快到C2的时候开始下冰雹,导致到了C2后我的状态在一段时间内很差,那个时候有想过放弃。后来天气变好,晚上在帐篷外拍银河,看着肉眼可见的壮观的银河,就想:来都来了,上去看看吧。

“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这十六个字的团队口号对我影响非常大,在攀登过程中,我会时时用它来激励我自己。当然,主要还是责任在驱动着我。

(王雯在登山途中)

热爱

(跑步训练)

登山对我而言意味着浪漫,是每年夏天的独特梦幻,我们纯粹地努力,只为一瞻山峰真容,辛苦皆可忍耐,世间美景不可辜负。

(张艺在登山途中)

我觉得是高海拔的山和景天然的吸引力让我选择参与到此次金银山的登山活动中。我一直爱好户外活动,但没有机会去过高海拔地区。作为一名南方人,从小到大都觉得看雪非常新奇,如果能看到雪山,那更是不敢想。

在来到自游人之前,我觉得登山是非常神圣、纯粹且遥不可及的。但是我在登山之后,发现登山其实只是一项普通的运动,只不过它的起点要求比较高。真正令人钦佩的是攀登者,是登山过程中一些让我感到敬佩与敬畏的人,他们是我的队长,是和我互帮互助的队员们,是帮助我们一路向上走的协作和向导。

(杨瀚在C1营地)

友谊

(登山前在子梅村徒步)

登山队总是能锻造出纯粹而赤忱的友谊,我不愿意错失这样一帮可爱的队友,于是一年又一年,一到夏天就往登山队里跑。

去年国庆我参加过库布齐徒步,又在越野跑队训练了一学期,我感觉自己很适应这里的氛围。当时认识的很多人,后来都不约而同地在登山预备队重聚。雪山到底有多漂亮?沿途会有怎样的奇遇?我想和他们一起去看。说到底,我没有所谓攀登者的气质,是很喜欢并且信任这些朋友,才从预备队坚持到正式队,到成都,到金银山。

(杨馥祯在大本营)

合作

(五一期间团队拉练)

这一次我以老队员的身份加入,是第三年登山了。第一年是懵懵懂懂的新队员,第二年是担负责任的队长,这一年是个蹭活动的“吉祥物”,能发挥的作用也许是在队里安抚一下新队员的情绪吧。体会到江山代有人才出,曾经照顾过的队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队长,新的队员忐忑而期待地开启自己的雪山之旅,果然新鲜血液才是协会蓬勃发展的动力。登山队一代又一代传承着“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用今年登山队长们的话来说,是“一约既定,万山无阻”。

无法想象的目标,自己一个人无法完成的愿望,在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一起实现。“共同奔赴山海星河”之类很文艺很小清新的话,在被具体化之后,还是让人热血沸腾。

(杨馥祯在C1)

其实登山是一项团队工作,装备组、后勤组、文化组、赞助组,每个队员都需要兼任两个部门的职务,每个人的努力,都保障着团队工作平稳进行。

集体责任感很重要,当你的队友身体状态不好,高反严重,而你个人的状态又还不错的情况下,可以多帮队友分担一些事务,比如搭帐篷积极一些、背物资主动一些,又或者多鼓励鼓励队友。

(周硕着学士服登顶照)

我收获了一群患难与共的兄弟姐妹们,也收获了一次攀登六千米级别雪山的经历,我爱我们2022自游人登山队所有可爱的队员和队长。这次登山让我更加敬畏自己的生命、更加敬畏自然,我会更加珍惜我在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

作为今年登金银山的总队长,我的目标是带领这支队伍进行一次有深度的、充满体验的攀登,并且大家能够安全地下撤,这是我一开始的想法。针对这个想法,四个月来,从开始的对山峰地形、气候的考察,再到对人事的安排、责任的分工,还有对队员体能、技术、心理和团队意识的观察和培养,最后到后期攀登周期以及攀登期间的衣食住行,我们总结出几种风险类型并准备好了防范措施,最终整个活动非常幸运地完成了,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训练结束后集合聊天)

了解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自游人协会成立于2002年9月24日,主要从事高山探险、公益科考、低山户外、攀岩以及越野等户外活动。自游人协会秉承“安全户外、理性户外、环保户外”的理念,贯彻“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连续20年安全举办各类户外活动,至今已成功攀登玉珠峰、唐拉昂曲峰、桑丹康桑峰、卡鲁雄峰、阿尼玛卿峰、雀儿山、那玛峰、乌库楚、金银山等高海拔雪山。

(部分队员在校门口集合)

  //  

他们,是充满

探险与合作精神的人大人

他们用自己脚踏实地的每一步

展现了人大人顽强拼搏

奋发有为的青春模样

他们是人大青年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在生命的高峰中勇敢攀登

出品:党委宣传部

特别支持:校团委

编辑:嘉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