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他们守护城市运转

                           

 

(拍摄:李萌 剪辑:殷沁汝)

□常德日报记者 李萌 通讯员 涂亚运

自7月以来,常德市城区气温最高达38℃,炎热的天气让很多市民减少外出次数。然而,当室内空调开启,温度下降,室内逐渐清凉时,室外仍有一批城市管理工作者坚守在一线岗位,守护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

凌晨四点就开始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早上7点必须赶到农贸市场外规范流动摊贩的城管队员,下午烈日下高空作业的路灯维修工人,常德高铁枢纽站过渡广场24小时维护秩序的城管工作者,时刻坚守在一线的控违拆违执法人员,半夜还对植物进行浇水灌溉的园林养护工人……高温环境下,他们的汗水浸透衣衫,皮肤晒得通红,太热了也只是在树荫下休憩几分钟,补充水分后继续“战斗”。

7月中下旬,记者对他们进行了跟班采访,体验了高温下城管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了解到了城管工作者背后的艰辛。

300米的路段,要往返走两万多步

7月20日10时,市城区三星路火车站农贸市场外,身穿黄马甲的环卫工人梅群桂刚准备休息,一辆小车摇下窗户,扔出一个槟榔渣。梅群桂立马跑过去,清理路面上的槟榔渣。

梅群桂是武陵区环卫服务中心北所工作人员,今年40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清理完路面上的零散垃圾,梅群桂坐在公交车站台座椅上,摘下头巾和帽子,接过记者递过去的矿泉水,大口喝了起来。

“我们早上5点就要赶到工作区域,开始普扫。”梅群桂向记者解释,普扫就是将路面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清扫,包括路面的树叶、垃圾等,要做到犄角旮旯全部清理到位,普扫时间要两个多小时。

据悉,三星路位于火车站农贸市场南面,每天早上五点多,贩卖蔬菜和活禽的流动摊贩会汇集此地,随地乱扔的菜叶,沿途撒落的家禽羽毛,给环卫工人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目前,武陵城管南坪中队加大对此处的管理力度,早上7点多就开始维护周边秩序,有效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压力。

“我的工作路段是从朝阳路口到市场东路口,虽然只有300米左右的距离,每天的工作量却很大。”梅群桂解释,目前环卫所给每位环卫工人配备了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矿泉水等防暑物资,就是确保环卫工人在工作中不会出现中暑现象。

“一天下来两万多步吧,要喝掉近10升矿泉水,希望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不要往路面乱扔垃圾。”梅群桂说。

在部队负重跑5公里也没流这么多汗

“今天控违拆违走访有三个地点,分别是武陵区东江街道拆破旧农贸市场、常德经开区德山街道原水电八局宿舍违建、武陵区府坪中队辖区内违建。”7月19日7时30分,杨利江在微信工作群里发布自己的去向。

8时,东江街道农贸市场外,杨利江和他的同事拿起卷尺,开始丈量老旧农贸市场的相关数据。“面积约400平方米,钢架结构,年代久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杨利江在本子上做好记录后,奔向下一个违建点。

杨利江是常德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直属二大队工作人员,今年1月,他从某部队转业到市城管执法支队从事控违拆违工作。

“这个工作与老百姓打交道较多,有时候解释都不管用。”杨利江告诉记者,控违拆违工作,牺牲少数不法者的利益,维护的是广大群众的利益,干这份工作容易得罪人,要注意方式方法,给老百姓做思想工作没有一两天下不来,有些违建在小区楼顶,工作时爬上爬下,体力必须好。

上午10点多,地面温度已经近40℃,此时杨利江已经完成两个违法建设的计量工作。10时48分,在武陵区府坪街道某小区楼顶,记者看到正在计量的杨利江,身上的蓝色制服已经有了一层白色的盐渍。

“我一个上午就走了两万多步,爬楼梯估计都爬了2000多层了,我以前在部队是搞通讯工作的,经常负重跑五公里也没流这么多汗。”杨利江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擦掉脸上的汗,将笔和本子收好后,又奔去下一个违建地。

好的秩序需要有人时刻“在线”

7月20日8时,记者赶到市城区高车路时,邹文辉和其他城管队员已经巡了不下五个来回了,汗水早将他的后背浸湿,蓝色的制服半深半浅。

邹文辉是娄底新化人,今年41岁,在武陵区城管局已经工作13年。作为长庚街道的副中队长,邹文辉每天早上必须7点起床,对辖区内的流动摊贩、出店经营、停车秩序进行规范。

“我们中队管辖的范围较大,北到紫菱路,南到人民路,西到桃花源路,东到芙蓉路,每天上午8点到11点30分,我们中队必须要在辖区范围内进行巡查,包括‘两车’摆放、出店经营、流动摊贩等。”邹文辉告诉记者,自城管参与人行道违停执法以来,城管工作人员的压力大了很多,除了保证五强溪农贸市场外的经营管理秩序,还要保证几条主次干道的停车秩序。

高车路是长庚街道人流量较大的一条道路,周边居民特别多,给城管执法人员工作带来不少压力。“人行道锁车一天多达40余台。”邹文辉表示,一开始居民都不理解,城管队员讲解政策后,不少居民开始理解了,并为他们的行为点赞。

“一天下来制服干湿好几次,说不辛苦是假的,但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群众认可,感觉是值得的。”邹文辉笑道。

摘下口罩后,里面全是汗

7月22日下午3点,常德高铁枢纽站过渡广场,偶尔几辆出租车经过,掀起一阵阵热浪,有市民扔了一个生鸡蛋在广场上做实验,十分钟不到,鸡蛋熟了。

此时,传来火车到站的声音,不少社会车辆为了方便接送旅客,直接从进站口转进公交车停车坪,张华戴上帽子,一瘸一拐地和其他志愿者走向机动车候车坪。

“师傅,这里不能停车,这里是公交车道,你怎么能停这里面呢?”张华是常德高铁枢纽站过渡广场管理处市容科工作人员,在这里已经工作19年。前几天晚上,他对不文明拉客行为进行劝阻,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小腿淤青发紫。

此时,不少旅客开始下车,过渡广场的出租车、私家车多了起来,不少市民直接翻越围栏,给广场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压力。

“您好,我想办一张临时身份证,请问在哪办?”“您好,这里有去汽车南站的公交车吗?”下车的旅客,看到身穿城管制服的张华,开始询问起来,张华只好向同事寻求“支援”维持秩序,自己耐心地为旅客解难。

据了解,常德高铁枢纽站过渡广场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平均每天1万多的客流量和1万多的车流量让这个临时广场显得拥挤不堪。过渡广场几乎没有建筑物和绿色植物遮荫,每天上午9时、下午3时是人车流量的高峰期,对于广场城管工作者来说,是个不小的“烤”验。

“我们广场的工作人员,每天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个个皮肤都晒成红棕色,取下口罩,里面全是汗。”张华告诉记者,大家现在非常期待常德高铁站的建成,那时,工作就没有这么辛苦了。

必须保证路灯亮灯率98%以上

7月22日下午3点20分,骄阳似火,户外气温直逼40℃。在市城区洞庭大道柏园桥上,升降台缓缓升起,一直到12米的路灯高度。在刺眼的阳光下,拍照的记者都有些眩晕。

此时,路灯杆表面温度已经超过50℃。余新杰双手操纵升降台,缓缓向路灯靠近。他戴着厚厚的手套,避免手直接与路灯表面接触。余新杰小心翼翼地拧开灯罩的螺母,然后扛起40斤重的灯罩,更换已经“失明”的灯泡,然后将灯罩固定。一顿操作下来,余新杰头上的汗沿着脸颊,形成一条汗流,有的进入眼睛。

如果天气凉爽,检修一盏路灯的时长大概是一刻钟左右。由于天气炎热,余新杰的工作效率不及往常,检修一盏路灯的时长超过了20分钟。这时候,升降台开始下降,待一接触地面,余新杰赶紧跳下升降台,找个树荫,敞开胸前的扣子,摘下帽子,拿着一壶2升装的矿泉水,直接往嘴里灌。他双目紧闭,努力把渗入眼睛里的汗“挤”出来。

余新杰是常德市灯饰管理处城东维护所的工作人员,今年32岁,在常德市维修路灯已有10年。坐在树下纳凉的间隙,余新杰告诉记者,进入夏季,高温天气对照明设备的散热有影响,加上空气湿度增大,影响到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路灯故障率增加。为保证城区亮灯率达到98%以上,常德市灯饰管理处加大市城区路灯巡检力度。余新杰和他的同事每天白天、晚上交替巡检和维修。

为防止维修人员中暑,市灯饰管理处给每位检修人员配备了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同时要求检修人员加强自身防护,尽量避开高温下作业。“我们得赶到下一站,今天还有60多盏灯检修,我们怕时间不够。”喝完整整一大瓶矿泉水后,余新杰立即和他的同事奔向了下一站。

汗没有停过,衣服也没干过

7月25日10时,市城区人民路市第五中学外,三辆黄色的园林绿化养护车开始作业,园林工人对沿途的法国梧桐进行修剪,不少枯死的树枝掉进围挡内,空中弥漫着浓浓的木屑味。

此时,身穿黄绿色工作服的孟智在围挡内指挥工人修剪,劝阻过往市民不要走进围挡内,灰尘落在他身上,衣服被汗水浸湿,已经开始变色。

孟智今年35岁,是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行道树养护队的工作人员,每天早上5点半,他和其他15名同事一起,开始对市城区内的行道树进行修剪作业。

“我们主要是对枯死枝、病虫枝、下垂枝进行修剪,排除行道树树枝的安全隐患,同时保证绿植的美观。”孟智告诉记者,进入夏季后,行道树养护队每天从早上5点半到中午12点作业,就是尽量避开高温作业环境,虽然上午不那么热,但是当木灰跟汗水混在一起,灌进脖子里后会特别难受,身上还会起一些红疹子,奇痒。

进入夏季后,行道树养护队队员每天都会根据道路、树的大小进行作业,每天要修剪40棵行道树。“常德市城区行道树生长非常茂盛,每次修剪树枝,我们都要设置好路障,整个修剪、清运、打扫工作要十来个人配合。”孟智说,园林绿化工人每天都要喝5升以上的水,汗就没有停过,衣服也没干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