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伟民村丨老年食堂全村“帮办” 它做对了什么?

浙江新闻客户端监制 吴雅茗 策划 陈文文 张彧 记者 张留 视频 周逸 制图 聂李黛芳 共享联盟萧山站 蔡卡特 李展 王军良 通讯员 宋承阳 实习生 陈佳佳

编者按: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特此推出《深蹲》栏目,聚焦不同类型的基层社区,探寻与发掘最小单元治理中的智慧与风景。

本期聚焦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的伟民村老年食堂。

村庄名片:

伟民村,坐落在杭州南部的河上镇,03省道穿村而过,距离杭州主城区约一小时车程。这个村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也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全村1300人,80岁以上老人70多位, 60岁以上老人400多位。

当高龄老人留守村内,老年食堂无疑成了最重要的民生服务项目之一。它的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如何持续运营下去,这些都是伟民村正在破解问题。

 

伟民村的夏天,很安静。阳光热辣辣,村子里很少看到有人走动。

当我们走近伟民村的老年食堂——惠民家园时,里面却传出一阵阵戏曲声。定睛一看,约莫四五十平方米的屋子里,挂着一块投影幕布,前面坐着20多名正在看剧的老人。

我下意识地看了看时间,才上午10点——还不到饭点,为什么老人就跑到老年食堂来了?

老年食堂要办成高人气可不容易,各地不少老年食堂因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陷入困境。乡村要办老年食堂,同样不容易。如何破解出钱出力不讨好的问题?

全村“帮办”一个老年食堂

当倪奶奶走进惠民家园时,看了看门口立着的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当日菜单:梅干菜肉、虾皮南瓜、红绕冬瓜、例汤。

倪奶奶今年90岁了,是一位独居老人,家人都在萧山城区上班。由于年事已高,加上行动不便,怎么解决午饭一直都是大难题。有了老年食堂后,倪奶奶抢先报了名,花3元就能吃上一顿午饭。

“我们收得不多,要做到收支平衡不容易。”伟民村党委书记朱盈剑指了指在透明厨房里忙碌的厨师说,2个厨师每月一共5000元,买菜每月约4000元,柴米油盐等每月约1000元。这样算下来,一个月万把块钱的开支。

钱从哪里来?

“朱小明赠”“陈小平赠”“吴春华赠”……在惠民家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设计:桌子、椅子、空调、饮水机等等设施上,都镶嵌了一张金色的捐赠铭牌。铭牌上刻着谁的名字,就代表了这件物品由谁捐赠。

今年已经69岁的傅国明就是捐赠者之一。傅国明经营着服装生意。去年底,当村里筹建乡贤会时,他毫不犹豫捐了2万元。他说:“我们村是发动全村人一起运营老年食堂,其实每一个人都会老的,办老年食堂是大家的事情,大家的事就要大家一起干。”

如今,像傅国明一样向村里捐款捐物的乡贤,已经达到了60多人,捐赠账户还有20多万元,由监察联络站参与监督。朱盈剑算了一笔账:乡贤捐赠+老人每顿自付3元+民政部门补贴的每人每顿3元,这些资金已经能够支撑老年食堂运行三四年了。

到快开饭的时间,一位老人推门而入,他手里拎着一袋新鲜蔬菜和一袋笋干。老人叫虞寿钿,家人都在杭州,自己种的菜吃不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老年食堂送菜。

在老年食堂的储藏室,还放着一个小冰箱,村民送来的干货就会被保存在这里。村民每送一次菜,都会记录在旁边的记录本上。今年第二季度,伟民村就有20多人次送来了自己的“心意”,这支送菜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了。

67个村民轮流当“服务员”

11点,惠民家园的开饭时间。香喷喷的饭菜被送上桌,老人吃完以后,饭桌又被迅速收拾干净。

穿着红马甲的俞英娇,忙着盛汤、打饭、擦桌子,干起活来十分麻利。俞英娇并不是老年食堂的工作人员,而是一名村名志愿者。退休后加入志愿者队伍以后,村里的疫情防控、便民服务等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在我们村里,大家都是轮流来老年食堂当‘服务员’。”提到老年食堂,俞英娇的语气里满满都是一股自豪感,她指着墙上一张值班表说,村里每天都有1名志愿者,会到老年食堂提供服务。

文化员胡浙红是这张值班表的制作人。她说,每到月底,村里就会在志愿者群发出通知,大家认领后,就能排出一张值班表。目前,伟民村有67名村民,加入了老年食堂的志愿服务当中。

村民轮流当“服务员”,让老年食堂的服务更加精细了。考虑到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或是不愿意大热天出门吃饭,他们提议增加了送餐环节,每天由专人为老人送餐到家。目前,伟民村有5户共8名老人,每天都会收到送上门的午饭。

服务的“加法”还体现在方方面面。墙上张贴的老年食堂服务规范、墙上安装的灭蚊灯、卫生间安装的防摔设施……老年食堂的角角落落,都能够看出伟民村对老年人的用心。

短短半年,这里已经成了伟民村人气最高的地方。老人除了到这里吃饭,还能下棋、看书、看剧,大家都更愿意来了。

老年食堂,带动乡风更文明

为何乡贤愿意捐钱,村民愿意轮流当“服务员”?

我们找几位村民聊了聊。一说到志愿队,他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我们每个月都有志愿者生日会,7月份是党建红色主题,8月份刚好暑假,是亲子主题。”志愿者俞棋说,村民参加志愿活动,不仅能联络感情,还能拿积分。

俞棋所说的积分,是伟民村制定的党建统领下的“清和伟民”积分体系。村党委副书记吴建勇介绍,他们设计了12项加分内容,鼓励党员和村民主动参与村集体活动。

“除了服务老年食堂,我们每年还会拿出一定比例务工任让大家认领‘赚’积分,用积分兑换大米、洗衣粉等日常用品。”吴建勇说,这样一来,村里的务工费用支出降了下来,村民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也提了上去。

“积分的作用在于回馈村民,因为如果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心也要冷掉的。”吴建勇说,依托积分体系,伟民村会每月度办一次志愿者生日会,每季度搞一次积分统计,每半年搞一次兑换,每年底搞一次颁奖大会。在一次次的集体活动中,伟民村的乡风更加文明了,村民之间更加友善了,也更愿意参加村里的大小事务了。

伟民村还要一步步摸索,让乡风更加文明:将村里的闲置土地开垦成“爱心菜园”,党员和村民认领后种植的蔬菜可捐赠给老年食堂;继续完善积分体系,让更多村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强村公司向周边村庄拓展物业等服务,对老年食堂进行反哺……

看来,老年食堂这笔长远账,也是一笔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