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广州增城乞巧节:从古老民俗到城市名片

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佳节,乞巧节在广州以及珠三角地区素来盛行,但目前在增城地区,只有仙村镇下境村还保持着这一习俗,极少间断。至今,下境村“摆七姐”的传统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特色。

在乞巧节(摆七姐)入选增城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际,8月3日,记者走进下境村,探寻乞巧节这一古老民俗从传承发展,到如今成为增城重要文化节庆吸引全民参与,并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历程。

增城乞巧节突出“巧”

下境村历来重视过乞巧节,宋人刘克庄诗云:“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芝麻为米烛为桥,巧乞天孙夜未迢。郎比牵牛妾织女,年年夜夜是今宵。这里描绘的就是下境村四帅古庙设置的乞巧节活动,其节日活动包含摆巧、拜仙、乞巧、吃七娘饭、看七娘戏等诸多内容。节日以“摆巧”为具体内容,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七夕工艺系列作品,如斋塔、芝麻香、鹊桥景观、七娘盘、七夕公仔等。

据乞巧节(摆七姐)项目传承人陈玉金介绍,独具特色的“拜仙”仪式是下境村乞巧节的重要特色,祭拜的对象不仅有牛郎、织女二星,还包括织女的六个姐妹,体现了下境村自古以来浓厚的神灵崇拜的习俗。

增城的乞巧节,体现更多的是一种手巧文化,重点在一个“巧”字。“摆“七姐诞”,就是“巧姐”“巧婆”将自己手工制作的祭品(各式各样的工艺品)集中摆放到庙里,既是一种习俗和仪式,也是一次工艺品的展览。”陈玉金说。

牌坊是“摆七姐”经典桥段中的经典

乞巧节祈求女子巧慧

“摆七姐”更有三层寓意,一是思念敬仰牛郎(董永)、织女(七姐)之坚贞爱情;二是青年男女希望通过虔诚祭拜,感动牛郎和织女为自己牵来称心如意的心上人;三是父母乞求牛郎和织女赐给自己的儿女聪明智慧。

陈玉金表示,“摆七姐”最重要的是七夕贡案台上手工艺品的展示,上百件手工艺品,大都包含美好的寓意。下境村的“七姐诞”,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要连续摆上十天左右。由于手工艺品制作过程繁琐、数量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开始,手巧心善的“巧姐”们和村里的妇女们就会开始手工制作祭品。

记者在下境村的四帅古庙看到,手工艺品有不同的主题,包括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瓜果梨桃、自然风光、农耕劳作、公园景观、神话传说的各个方面,涵盖珠绣、广绣、压花等民间工艺。

记者留意到,使用的材料都很“接地气”,有木板、泡沫、稻草、珠子、大米、布条等,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下境村村民的心灵手巧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陈玉金介绍道,牌坊可以说是经典桥段中的经典,下境村的“巧姐”“巧婆”每年都会制作牌坊,一个牌坊往往需要几个人费上半个多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完成,细节众多,精妙绝伦。牌坊上挂着精美的中国结,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从七月初一开始,这些手工艺品陆陆续续摆上贡台,直到七月初六晚上,所有物品全部摆出以庆祝“七姐诞”。

七夕贡案台上手工艺品展示

让人们不要忘记传统民俗

陈玉金说,随着时代的进步,不仅乞巧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乞巧作品的材料和主题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融入了声、光、电等新技术和珠子、亮片、丝网等现代材料,这些年来,陈玉金带领巧姐们,自掏腰包创作新作品,也收获到了很多赞誉和荣誉。

作为非遗传承人,在陈玉金看来,乞巧节是源于百姓的节日,人们通过展示生产劳动技艺,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家庭的期盼。尽管乞巧活动形式和乞巧工艺在不断创新变化,但其文化内涵和灵魂不能丢。乞巧民俗得以在下境村发扬光大,正是追根溯源,注重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使其真正成为增城人的节日。“每年七夕,我们会呼朋唤友来下境村过节, 节日期间,下境村游客也是络绎不绝,其中包括来自东莞、广州、深圳等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和祈福。”陈玉金说。

为进一步传承乞巧文化,陈玉金还经常组织巧姐到当地中小学教学生做手工,让传统文化进校园,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此外,陈玉金还把乞巧文化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特色教育,并编制了相关教材,把乞巧文化与教育教学进行了完美融合。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李诗敏 熊伟棚文/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