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养老钱包”!带你识破集资类养老骗局

 

为提高老年群体对养老诈骗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并着力宣传全省法院系统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的工作和成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叶巍深入剖析多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助力打击涉老诈骗,帮您一起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视频来源:江苏广电总台《法治在线》

近年来,在巨大的养老需求面前,“养老”骗局时有发生。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消息闭塞、辨识能力不强等特点,精心设计诈骗套路,诱骗老年人上当。最近,江苏法院集中宣判了一批养老诈骗犯罪案件,包括以非法集资、免费鉴宝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养老诈骗犯罪类型。

图片源自新华社

  

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行为,集资类诈骗往往通过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等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对于这类骗局,应该如何识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叶巍对此进行了介绍。

  

1、打着投资养老的旗号,针对老年人下套,这类诈骗有哪些共性?

  

在这类案件中,受害老年人群体较普遍存在防备心理弱,感情缺位等特点,以及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对新事物辨别能力比较差的客观情况,犯罪分子针对老年人的这些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骗局,进行精准诈骗。

  

如"地宫穴位" 案就是抓住了老年人考虑身后事的心理,同时虚构所谓“地宫穴位”项目还有理财功能,购买人还可以定期获得利息回报,对老年人极具诱惑性。于是很多老年人纷纷在酒会上签下“客户意向书”并现场刷卡付款。

  

曾经轰动一时的“爱福家”非法集资案同样是打着“收益高、无风险、稳赚不赔,还能养老”的口号对老年人进行诈骗。

图片源自新华社

  

2、投资养老产业时,怎样鉴别是合法的融资还是非法集资?

  

一般来说,可以首先要看相关企业和人员是否有相应的融资业务许可,其次可以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宣传项目是否存在、许诺的回报或分红是否超出合理范围、是否具有给付承诺回报的盈利能力等。再次,还可以看有没有风险提示,有没有提供抵押担保等。通过这些方面综合加以判断分析。

  

"地宫穴位" 案中,涉案的地宫项目没有合法手续,动工不久就被叫停。实际上,在我国,类似的建设工程项目都需要立案审批,并且在施工现场明示施工许可、规划许可等证明文件,只要在施工现场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另外到规划、住建等部门咨询一下,也能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绝不能仅凭业务员介绍或提供的项目资料就盲目轻信。

    

3、怎么最大程度地减少集资类养老诈骗案件的发生?

 

防范养老诈骗,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

一是要加大打击力度,这需要司法机关协作配合,依法从严打击集资类养老诈骗犯罪。

二是要强化防范意识,对利用免费讲座、酒会,领取免费商品等推荐投资项目、理财产品的,千万要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比如,在“爱福家”非法集资案中,为诱骗老年人,“爱晚系”公司团队成员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免费发放鸡蛋、米、油等生活用品;吸引老年人参加公司活动;组织老年人参观、试住等,这些手段让老年人一步步相信,“爱福家”是为老年人谋福利,帮助他们居家养老。

“亲乐园国际颐养中心,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养老地产项目,拥有高档配套设施和一流服务,让您的晚年生活幸福无忧。”2022年6月16日,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亲乐园”养老诈骗案件,也是靠着投资养老项目高额返息、原始股份翻倍收益、免费拥有养老地产永久居住权等诱人的说辞非法吸收公众资金9200余万元。因此,在这类案件中,务必要提高防范意识,勿要因贪小利而吃大亏。

三是从全社会角度讲,要进一步规范投资市场,拓宽投资渠道,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图片源自新华社

  

还有一类诈骗,不法分子盯上了老年人家里的老物件,他们以免费鉴宝为名,在报价、拍卖等环节设置重重陷阱,诈骗钱财。

  

今年4月,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张某曾在南京市玄武区设立南京亨佳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先后招募店长、经理、主管、业务员等人,给有收藏爱好的中老年人打电话,邀请他们将收藏的钱币、粮票等物品带到公司进行所谓的鉴宝。有名被害人收藏的20张粮票,就被这伙人估出了300万元的天价。骗子还专门跑到香港开拍卖会,以200块钱一天的价格,聘请了大量群众演员,群演举牌加价。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徐海认为,在这类案件中,不法分子往往通过迎合被害人希望尽快把收藏品卖出去的心理,诱使被害人上当被骗,报的价格也超出了被害人的心理预期。被害人一听手上的东西能值这么多钱,就信任他们了,哪怕先付一点费用,卖出去也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图片源自新华社

  

如何识别重重伪装下的虚假藏品拍卖呢?

  

在本案中,为获取被害人信任,张某还以其他拍卖公司的名义对外签订《委托拍卖合同》,让人误以为是有书面保障的合法交易,从而骗取60多名被害人"运作费"、"宣传费"等共计239万多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第十条规定,拍卖前不得向委托人收取任何费用。所以如果有人以展示费、检测费等名义收取前期服务费,千万要提高警惕。

  

老年人如果遭遇了养老诈骗,应该怎么做?

  

除了留存证据,第一时间报警外,还可以通过中央政法委公布的12337举报平台,省委政法委公布的举报邮箱,各级法院设置的举报箱、线索举报窗口等等进行举报。

 

中央政法委智能化举报平台:12337

江苏省委政法委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接受举报线索地址: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75号)邮编:210024

最后,请广大老年朋友们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谨记“投资有风险”,切勿轻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的宣传,勿要贪小利而吃大亏,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来源:我苏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