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白洋:“123456”工作法 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

导报讯(通讯员 沈思洁 记者 刘龙)为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牢牢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一核多元”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构建好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白洋乡积极探索,创新“123456”工作法。

规范“一个权力”掌好基层治理“航船舵”

白洋乡在全面推行“一肩挑”,选优配强村组织班子基础上,推行“一支队伍统管、一张网络统揽、一个平台通调、一套机制统筹”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村级推行“微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目前梳理村级权力事项37条,绘制流程图,并制作《村级微权力清单》小册子。规范村干部做事规矩,完善群众监督渠道,让村级“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进了村干部规范、公开、透明行使权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制度支撑。

完善“两员机制”用准基层治理“定盘星”

白洋乡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延伸党建触角,实现“红色网格”全覆盖,推进党建工作与网格微治理同部署、同推进。按照“一村一网格”的工作要求,全向15个行政村至少各配备一名“网格员”,形成一村一个“大网格”。在健全“村级网格”的基础上,全乡成立以分管综治领导为组长,各包村领导为副组长,原村两委换届后到乡任职的,熟悉村情且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4名干部任成员的矛盾纠纷化解网格专班,并在3个基点成立“工作驿站”,倾听群众诉求,并以基点的力量统筹协助各村化解社会基层矛盾,力求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选派各村“党风监督员”,并进一步完善监督清单,让日常监督有方向有抓手,不断实现基层党建网、民情联系网、社会治理网“三网融合”。截至目前,矛盾纠纷化解网格专班已化解邻里纠纷50起,家庭纠纷8起,情感纠纷2起。

加强“三资管理”把牢基层治理“方向盘”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白洋乡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白洋乡“三个中心”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白洋乡“三个中心”管理。实行基点代理会计总负责,全员定岗定责、交叉任职,畅通运转,做到“分工不分家”,全面加强村级资金使用管理、资产增值增效、资源高效利用,壮大村集体资产,促进“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争当“四有干部”增强基层治理“向心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白洋乡大力开展“有心、有数、有责、有方”的“四个有”好干部管理机制。旨在锻造出能沉下心,斗志昂扬的“有心”干部,锻造出能摸清底数,直面问题的“有数”干部,锻造出守职守责,敢于担当的 “有责”干部,锻造出实干巧干,本领突出的“有方”干部。结合“五诺”管理办法,持续推进每季度召开一次村干部绩效考评工作。结合转作风优效能,强化效能督察,强化成绩比拼,形成“每周一研讨,每周一比拼”,对落后的村、落后的分管部门“每周一表态”的工作机制,营造成效晾晒,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深化“五诺管理”筑好基层治理“压舱石”

白洋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打通党风廉政建设最后一公里。不断加大党内监督力度,全力打造基层良好的政治生态。要求村两委干部通过承“诺”、亮“诺”、践“诺”、督“诺”、评“诺”五个环节,主动向党组织承诺完成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清单,用具体行动实践自己诺言的形式,发挥村两委干部示范带动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村两委干部工作责任不明确,慵懒散现象及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针对性等突出问题。

白洋乡坚持把乡村治理作为基础工程,建立健全社会协同治理协调机制。优化村级“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美治”“联治”机制,发挥各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当好尊重示范,坚决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提升治理效能。纵深推进,全域覆盖,有效化解信访积案,有效解决特殊群体“办事难”的问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下一步,白洋乡将持续推进落实“123456”工作法,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不断建强基层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区域内资源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打造覆盖全乡、上下联动、精准到位、运行高效的网络构架,全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推动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