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百姓呼声放在第一位 青龙城管“三用心”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

“今年到县城摆摊,不仅没有被驱赶、处罚,还给安排这么好的位置卖货,收入多了,心也敞亮了!”刘淑云是青龙满族自治县大杖子村村民,往年因随意摆摊卖自家农产品没少被管理部门处罚,今年青龙满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以下简称:青龙城管)改变管理方式,让刘淑云和一起摆摊的同伴儿特别满意。

工作人员劝离摊贩。

日常巡视工作。

今年7月初,刘淑云与同村村民一起来到县城人流密集的小区路边摆摊售卖农副产品,这种随意摆摊的行为造成道路拥堵,秩序混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有序管理摊贩,青龙城管为刘淑云和其他农户推荐老车站市场作为新摆摊地点。在沟通过程中,摊贩们向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王海涛说出了他们的诉求:想在人流量更大,销售好的地方摆摊。

经过现场踏查、核实,王海涛充分听取摊贩的意见,决定在龙城超市、职教中心等3个更好的点位为摊贩设置临时便民市场。“对于这个决定,我们一起摆摊的都拍手称赞,再也不用躲着城管偷着卖货了!” 刘淑云说。

工作人员为摊贩集中安排场地。

记者了解到,近来,青龙城管推行“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杜绝粗暴执法。王海涛介绍,今年以来,城管执法部门的执法保障“温度”,保持力度,具体来说是“三步走”:发现违法行为后,第一步对责任人进行劝阻,第二步对拒不听从劝阻的给予书面警告,第三步对于依然不听从管理的再进行处罚。

工作人员劝离摊贩。(图片由青龙城管提供)

7月30日,青龙城管全体工作人员深入到全县城区主干道、社区街巷了解情况,并利用“周会”“专题会”邀请商户、摊贩面对面座谈。工作人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的,现场给予答复、承诺;不能立即解决的详细记录下来,分析研究后给予答复。保证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条条有落实。“通过与商户摊贩面对面座谈,将过去生硬的管理‘破冰’为近距离沟通,让百姓真正愿意对我们说些什么。”王海涛说,通过这种有“温度”的沟通,今年以来,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收集问题线索100余条,规范店外经营560余处、流动摊点650余起。

记者:李正男 赵明

编辑:李志财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