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南京红山动物园被“反转”了

8月6日,以“美好·与自然共生”为年度关键词,紫金奖·第三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在南京荔枝大剧院启幕。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出席并宣布紫金奖·第三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启动、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云平台上线。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表示,不同文化背景和学科领域的师生们的设计创意,给我们城市动物园的建设提供了很多反思和案例。

柳冠中做主旨演讲

大咖分享,设计“见众生”

设计教育界的大咖,以及来自九大美院在内的150多所参展高校领导、师生,在现场共同见证了“最佳展品奖”“最具人气奖”“评委提名奖”“最佳组织奖”的揭晓。不少设计令人耳目一新,更以全新的理念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中国美院胡川等同学提交的《子曰》、中央美院高宁研同学提交的《法约尔二一二零》等35件作品获“最佳展品奖”。常熟理工学院卢禧倩同学提交的《岚·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媛圆同学提交的《基于生物趋避性的鸟类保护无人机设计》等16件作品获“最具人气奖”。湖北美院蔡海若同学提交的《光与海的回忆录》、北京电影学院杨青同学提交的《路上》等10件作品获“评委提名奖”。北京大学、同济大学、西安美院等15所高校获“最佳组织奖”。

反转动物园

本届设计展实现评审超强集结。在参照国际专业赛事惯例新设的“评委提名奖”揭晓这一环节,中央美院宋协伟教授、清华美院李鹤教授、中国美院成朝晖教授等10位评审集体亮相,对获奖作品进行点评。

“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科资深教授柳冠中,还从江苏省委宣传部徐宁副部长手中接过聘书,应约担任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特聘顾问,并发表主旨演讲《设计的逻辑》。他表示,大学生设计展成为对学校艺术教育很好的补充。通过竞赛激发同学们去构想未来美好生活,以技术手段解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他看来,“艺术家,见自己;科学家,见天地;设计师,见众生。”

超链接动物园

设计工作营,打造创新美学

本届设计展联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共同发起了四个国际联合设计工作营。以设计为引导,响应国家战略,围绕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引领未来等时代发展的中心课题,聚焦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通过具体命题,引领大学生在实践中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创新思考,用创意服务社会,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文化事业产业赋能。

从去年底到今年7月间,“动物理想家——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工作营”“社会设计在中国——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作营”“乡村振兴与社会设计工作营”“声景设计工作营”等4个工作营先后启动。他们或从乡民的真实需求出发,运用创意管理、生活美学等文创思维,打造乡创美学空间;或立足明城墙、世界文学之都等南京独有的文化印记,思考如何赋予城市文脉新的美学想象;或从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和交互设计等方向展开对生命共同体的深入思考;或以声景设计搭建科技与人文的桥梁,重构未来城市和未来人居的应用场景。围绕工作营模式,江苏广电总台正在酝酿一档新生代设计体验类真人秀,并在活动现场发布了概念片。

南京红山动物园,被“反转”了

记者注意到,“动物理想家——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工作营”从去年底一直延续到今年7月。160多位Z世代年轻学子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从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和交互设计等多个方向展开对生命共同体的深入思考,围绕南京红山动物园改造提交了丰硕成果。

其中,获得三等奖的《超链动物园》建筑与环境设计团队是来自同济大学的团队,作者之一任安之向记者介绍说,在“超链”动物园中,你得非常小心,不然也许会被长颈鹿亲一口。传统的城市动物园把动物放在笼子里供人参观,城市野生动物园把人放在笼子里让动物观看,但事实上,它们的设计模式都将人与动物生硬阻隔开来。因此,“Hyperlink”超链动物园提出不同尺度上的链接方式。

其中,通过廊道、源与汇形成连绵的生态系统,在生态连绵区内进行动物混养,以此建立动物与动物之间的链接。而“分层交通系统”,使得动物与人之间的链接得以实现。天空缆车系统+无人公交接驳系统+S型游览流线。树枝状参观廊道实现生境连续最大化。营造城市野生动物迁徙廊道,也便于动物园动物转场丰容。两个精心设计的大型天空缆车站承载不同且多样的服务功能。游客乘坐缆车经过三种不同生境,与老虎、长颈鹿馆、考拉空中互动,想想还真有惊喜。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表示,空间的运动在动物园设计中确实很重要。动物不仅需要花园、自然的山水,还需要卧室、治疗室、产房等,这些空间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功能区如果和饲养员的操作区有所冲突的时候,饲养员往往会做出让步,尽可能把最好的空间提供给动物,这也显示了人类对待生命的人文关怀。这次不同文化背景和学科领域的师生们的创新碰撞,给我们城市动物园的建设提供了很多反思,关于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有序共生,也提供了很多设计范例。

工作营跨界融合

同济大学的《反转动物园》也令他印象很深。“在设计中,把玄武湖、紫金山等南京城中的自然空间联系起来,红山动物园原有的边界被打破,动物自由地生活在这些共同体的森林中。红山动物园未来也是南京城市生态的一部分,发挥着更好生态效应。城中的山水都能联系起来,形成绿色生态走廊,让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有更多的生活空间,更多移动的机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编辑:秦小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