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夏季主旋律:战高温、斗酷暑,保安全、稳生产

本周,全国最热板块当属长三角。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阳光长驱直入,极端高温天气可能创下新的气象纪录。但高温挡不住生产“加速跑”,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本周,长三角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半年报”纷纷出炉,在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因素影响超出预期的背景下,各地展现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共克时艰的努力和决心。

据统计,上半年江苏城镇新增就业69.67万人,新增就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总量占全国1/10以上,完成年度目标的5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8%,其中,工资性收入对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64.6%;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低于“3%左右”的年度调控目标,物价走势温和可控……上半年,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和各项稳就业、稳物价、促进居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不断落地见效,江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兜牢兜住民生底线方面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江苏上半年多项生态环境指标持续向好,为全省经济快恢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今年6月,江苏PM2.5浓度20.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为有监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优。国考断面优Ⅲ比例达91.9%,同比上升7.1个百分点,达到考核以来同期最好。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今夏,江苏夏粮播种面积3706.2万亩,单位面积产量377.8公斤,总产量280.1亿斤,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增幅均高于全国水平。夏粮丰收,为稳物价保民生、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51.7亿元,其中6月份,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4.5亿元,同比增长0.6%,呈现明显恢复态势。

本周,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第三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开幕,并将持续到9月,购物节统筹“国际消费季”“全球首发季”“全城打折季”,力求做到激发消费有新动能、引领消费有新赛道、联动国内外有新平台、提振消费有新政策、传播推介有新体系。

当前,上海经济产业链、供应链情况正逐步重回正轨。据统计,7月上海港预计集装箱吞吐量完成超430万标准箱,日均吞吐量接近14万标准箱,创历史同期新高,距离历史单月吞吐量纪录仅差2万标准箱左右。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传出消息:上海居民健康素养再创历史新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25%,实现14年“连升”,提前达到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目标。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浙江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速,上半年筹建31.9万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据介绍,浙江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有新建、改建和转化3种渠道,国家鼓励支持地方利用存量土地新建、存量房改建和市场房源转化。年度任务提前完成,并不表示建设会减速。浙江今年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20万套(间),这意味着未来浙江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还将持续加速。

安徽今年以来持续加大对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上半年安徽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4.5亿元,其中下达2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3.3亿元,占比58.1%,县均投入规模是其他县的3.7倍。

今年上半年,安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强劲发力,1月-6月新签约、开工、投产项目966个,总投资额3935亿元。上半年,安徽16个“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交易项目35494宗,成交5309.11亿元,为加速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实物工作量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数据还显示,截至6月末,安徽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3%,较去年同期提升0.6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9个百分点。上半年各项贷款增加6173.40亿元,同比多增1530.82亿元,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汽车累计产量78.1万辆、同比增长6.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1.4万辆、同比增长94.1%。

整理: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唐悦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解放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