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创示范 打造乡村振兴“长安模式”

今年以来,长安区聚焦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和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目标,深入实施“万千行动”,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改革创新、治理有效“四个示范”精准发力,全面打造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长安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创产业兴旺示范

以“八大助力”行动为抓手,全面启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万千行动”,每年选派300人左右到农村干事创业,引导各类工商资本通过多种模式进行项目共建、资源整合,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引镇街道抢抓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机遇,紧盯项目建设、产业更新、基础设施提升,把工业商贸、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融入到乡村振兴大局之中,推动产业发展;太乙宫街道着力打造集“旅游景区、认养田园、农业研学、果蔬采摘、品质民宿、花卉观赏、农产山货”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综合体”,促进全域旅游,实现景区和群众增收双赢,助推乡村振兴。

创生态宜居示范

树牢“乡村美学”理念,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社会力量投入作用,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同时,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等“五大工程”,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升人居环境水平,打造一批富有特色、承载乡愁、体现文明的美丽宜居乡村。长安区获得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集体,建成市级美丽宜居村98个,五台街道和太乙宫街道太乙村、子午街道抱龙村被评为全省村庄清洁先进镇、村。

创改革创新示范

坚持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推进政策惠农、人才助农、品牌兴农、园区强农、产业富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旅游、文化创意、高端民宿等农文旅融合产业,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太乙宫街道四皓村盘活土地和房屋资源,村企共建蓝莓基地,开发特色民宿,规划认养田园,有力打造乡村振兴共建示范典型。全市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暨农业农村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等多个现场会在长安召开。

创治理有效示范

创新治理格局,全面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多网合一”,拓展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发挥街村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巩固深化“民呼我行”行动,建立为民帮办、代办、上门办机制,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大格局,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区58人被推荐评议为中、省、市“好人”及道德模范,太乙宫街道四皓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王曲街道劳动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引镇街道西堡村、黄良街道立邵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